企業要生產,就要用電﹔企業有銷售,就會產生發票。將兩個數據綜合分析所得來的稅電指數,如今已經在四川、江西、內蒙古等地廣泛應用,成為監測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宏觀決策的常規指數,也成為一扇洞察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的新窗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開局之年,隨著經濟運行企穩向好,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國央企及其他企業等各主體都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下功夫,不斷探索新的發展理念和落地舉措。
中秋將至,北京亮馬河畔又熱鬧起來,匯聚了30余家潮牌和老字號的2023“MADE BY京”中秋市集26日熱鬧開市,豐富的產品和形式為消費者帶來多場景布局、多業態融合、沉浸式的消費體驗之旅。 假日消費,歷來是觀察消費市場走勢的重要窗口。
8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提高個人所得稅有關專項附加扣除標准的通知。 根據通知,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的支出負擔,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的支出負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准。
近日,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拉開大幕。進入2023年下半年,為促進經濟增長、刺激消費需求,作為消費“四大金剛”之一的汽車行業,正在成為政策關注的重點領域。
中秋將至,北京亮馬河畔又熱鬧起來,匯聚了30余家潮牌和老字號的2023“MADE BY京”中秋市集26日熱鬧開市,豐富的產品和形式為消費者帶來多場景布局、多業態融合、沉浸式的消費體驗之旅。 假日消費,歷來是觀察消費市場走勢的重要窗口。
智慧車窗、智能座艙、壁畫電視、裸眼大屏……身處智慧時代,人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高清、智能、多樣態的顯示屏幕。 新型顯示產品是信息社會的主要窗口,同時也是數字經濟的呈現終端。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栗翹楚)9月3日,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閉幕,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展期“成都國際車展”的話題關注度超22億次,觀展人次達90.2萬,共產生訂單35028台、成交金額60.87億元。 作為中國4大A級車展之一,成都車展參展汽車品牌達129個,展出車輛近1600輛,將為汽車消費起到提振作用。
今年以來,以“特種兵旅游”、淄博趕“烤”等為代表的消費復蘇疊加季節消費,催熱了消費市場。 數據顯示,我國酒類消費市場全面回升,尤其是夏季,啤酒消費也正式進入消費旺季。
日前,A股5家上市險企——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半年度業績已全部發布。整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5家上市險企上半年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歸母淨利潤)約1341.88億元。
近日,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拉開大幕。進入2023年下半年,為促進經濟增長、刺激消費需求,作為消費“四大金剛”之一的汽車行業,正在成為政策關注的重點領域。
兩個26寸的行李箱,一個雙肩包,一個裝著四件套的大手提袋,這是准大一新生李思浩的全部裝備。今年他考上了離家900公裡的一所211大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6.7萬輛和19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5.8%。行業認為,增長表明商用車國內市場的需求仍然在恢復中。
在“黑燈工廠”生產車間,工業機器人24小時不間歇生產﹔在餐廳,“機器人服務員”幫著點單傳菜……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正加速應用於更多生產、生活場景。 隨著需求激增,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
媽媽旗袍等高考“淘好運”商品成交量達數十倍增長﹔茶具、剃須刀等父親節熱門禮品銷量火熱上升﹔家用霧化器、鮮花、戶外裝備等多元個性消費攀升……“618”如約而至,“巧遇”高考季、父親節、端午節,線上消費市場呈現出不少新亮點。 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
近日,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在北京召開全國稅務師行業警示教育大會。會議通報了有關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明確了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的有關要求和懲戒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具體措施。
隨著618購物節的臨近,各大商家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大促。日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一條信息,對規范消費市場促銷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再次表明了嚴監管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