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促創新助發展 稅收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增值稅發票數據是反映我國經濟運行的重要數據。今年以來,從稅收數據來看,我國創新產業持續壯大。
今年1至8月,我國高技術產業、知識產權(專利)密集型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1.6%和8%。同時,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1至8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8萬億元。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比如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黃運介紹,其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范圍廣、力度大、含金量高,較好促進了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
如何理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含金量?
“一家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如果發生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100萬元,而且適用按100%加計扣除的政策,那麼這個企業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就可以在稅前扣除200萬元研發成本。通俗地講,也就是花一塊錢支出可以扣兩塊錢成本。”黃運進一步闡述,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少了,應納稅額也會相應減少,企業把省下來的錢繼續投入到研發之中,就會形成促進創新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斷加力。記者梳理發現,從2017年開始,分行業分批次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至75%,隨后又從75%提高至100%,並將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重點領域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20%。
政策紅利為企業創新增了信心、強了底氣、添了動能。走進山東濟南一家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產企業,機械手臂精准操作,一台台AGV智能搬運小車有序在車間內穿梭。
“今年以來,新增訂單穩定增長,公司科技研發離不開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去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1400余萬元,國家的好政策進一步堅定了企業全力投入研發生產的決心。”該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芳君表示。
在吉林,有一家從事研發、制造保護性耕作技術配套機具的專業農機生產企業,其開發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東北、西北、華北等地保護性耕作區域,滿足了不同保護性耕作模式下對免耕播種和深鬆整地的作業需求。
談到如何突破技術壁壘與資金困境時,該公司總經理楊鐵成說,正是在源源不斷的稅惠資金支持下,公司才能堅持用十余年的時間研發生產國產排種器和切割盤,實現了從完全需要進口到自己也能生產,再到性能質量不斷提升的蛻變。
據統計,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近五年累計享受2100余萬元稅收優惠,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公司研發費用從2019年的175萬元提高到2023年的951萬元,幫助其在研發創新方面實現了良性循環。
根據今年上半年結束的2023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全國共有62.9萬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達3.45萬億元。
“稅收優惠政策與各項稅務舉措是推動科技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重要動力。目前,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已全面滲透於研發投入、研發實施、研發成果轉化等科技創新全流程,對降低各環節研發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給予了連貫性支持。”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正予以企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全生命周期支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