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
12月12日,陝西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陝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4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實現陝西電網大型調節電源的新突破。至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運抽水蓄能機組容量突破4000萬千瓦,達4026萬千瓦,在運在建抽水蓄能電站75座、容量9404萬千瓦,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能源革命加速演進,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給電力系統帶來深刻變革,迫切需要提高系統調節能力,服務新能源發展,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抽水蓄能是當前技術成熟、經濟性優、可大規模開發的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被喻為電力系統的穩定器、調節器、平衡器。抽水蓄能功能定位已由“調峰、系統備用”為主轉變為“儲能、調峰、調頻、調相、系統備用、黑啟動”六大功能,在保障大電網安全、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全系統性能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把發展抽水蓄能、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作為重要戰略任務,多措並舉推動抽水蓄能開發建設,以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2009年公司在運裝機達1000萬千瓦,2020年達20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公司建設投產大幅提速,2023年在運裝機超過3000萬千瓦,2024年突破4000萬千瓦。
此次投產發電的國網新源陝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位於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月河鎮,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部分組成,安裝4台單機容量35萬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以兩回330千伏線路接入西北電網,雙向調節能力達280萬千瓦。電站總投資88.51億元,設計年發電量23.4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31.21億千瓦時。該工程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陝西及西北電網電源結構,增強電網調節能力,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綜合來看,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將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促進我國風光等新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是提升電力系統平衡調節能力、支撐電力保供和能源轉型的有力之舉。公司堅持規劃引領,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緊密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充分滿足新能源發展需要和區域、省級電網調峰需求,積極在負荷中心和新能源富集區域布局抽蓄。“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1460萬千瓦、“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2853萬千瓦、“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3168萬千瓦。以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為基礎,推動常規電源、新能源等各類電源靈活接入、可靠送出、高效消納,有力支撐服務電力保供、能源轉型。“十三五”期間,公司抽水蓄能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751小時,“十四五”以來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2800小時﹔年發電量增速保持18%以上。近年來,抽蓄運行模式由“一抽一發”轉變為“兩抽兩發”,有效滿足午間光伏消納需要,部分電站已按照“多抽多發”方式運轉,抽蓄促進新能源消納年均超過280億千瓦時,有效助力新能源利用率保持95%以上。
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之舉。抽水蓄能電站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具有帶動力強、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對穩投資、保就業、惠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電網投運抽蓄電站分布在19個省(區、市)。其中,重慶蟠龍、內蒙古芝瑞、陝西鎮安、新疆阜康、寧夏牛首山、甘肅玉門、青海哇讓等電站的建設均開創該省份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先河。“十四五”以來,黑龍江、吉林、新疆、重慶、陝西等省(區、市)實現大型運行抽蓄電站零的突破,公司經營區華北、華東、華中、東北、西北、西南六個區域均分布有大容量抽蓄電站。踐行“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理念,以抽水蓄能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挖掘抽水蓄能電站在規模化拉動經濟發展和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積極融入生態旅游、文化康養等新業態,最大程度賦能抽水蓄能生態潛能。
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是大力推進抽水蓄能科技創新、帶動設備國產化和產業鏈提檔升級的有力之舉。公司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領產業鏈協同創新,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關鍵技術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建設了一批技術先進、特點鮮明的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推動我國抽水蓄能電站設計、施工和裝備制造成套技術全面升級,在水庫壩工、庫盆防滲、高水頭壓力管道、復雜大型地下洞室群等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或領先水平。建設了世界最大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創造四項世界第一,首次實現抽水蓄能電站接入柔性直流電網。依托工程有力促進抽水蓄能技術實現國產自主,大力推動抽水蓄能成套設備自主研發和規模化應用,仙居40萬千瓦級機組、敦化700米級水頭等核心裝備實現工程應用,促進抽水蓄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國家電網在運抽水蓄能裝機突破4000萬千瓦,是提升抽水蓄能管理水平和施工工法、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之舉。公司統籌安全、質量、進度、造價等建設管理目標,推進抽水蓄能電站標准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建造,引導抽蓄設計、監理、施工等建設資源穩步擴容,創新實踐“三查一聯防”安全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抽水蓄能“六精四化”管理體系,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國網獨特優勢的抽水蓄能開發管理模式。率先將TBM(硬岩隧道掘進機)工法引入我國抽水蓄能施工領域,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隧洞群全斷面機械化掘進應用,推動我國大型變速機組落地應用。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工程,江西洪屏、福建仙游2個抽水蓄能項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江蘇宜興、山東泰安、湖南黑麋峰3項工程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依托抽水蓄能開發、建設、運營業務,累計發布60項企業標准、13項團體標准、45項行業標准、23項國家標准,建立了一整套抽水蓄能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標准體系。
國家電網公司繼續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2035年在運抽水蓄能裝機將突破1億千瓦,持續擔當抽蓄開發、建設、運營主力軍的責任,為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保障能源安全發揮更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