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全國性現場查訪 嚴懲銀行亂收費
中國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今天通報了銀行業不規范經營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據悉,為糾正銀行業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和收取不合理費用的違規行為,銀監會將建立投訴舉報回應機制,各家銀行和各地銀監局都將設立並公布投訴舉報電話,並建立相應的投訴舉報回應機制,對廣大消費者的訴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復。
對於一些銀行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收取不合理費用問題,銀監會高度重視,部署了專項治理活動,並成立專項工作班子,目前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多】
銀行有公示沒理由八百六年剩不到一半
“銀行收費真是不明不白,我的錢就這樣被扣掉,成了銀行的收入業績。”前幾天在一次記者圈聚會上,湖南衛視新聞聯播記者董哲穎說到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曾在大學讀書時辦過一張銀行卡,並存了800多元錢,畢業后一直沒去取,6年后這張卡隻剩不到400元。
類似的案例已不鮮見。在上月本報“說說你的”被收費“”銀行收費專題報道中,數百位市民和網友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被收費”經歷。除了一些業務項目收費標准過高外,收費項目繁多、不規范不透明、客戶知情權被侵犯也都是消費者質疑的重點。
【更多】
不明不白扣費最易被“坑”的銀行收費
銀行有各種亂七八糟的收費項目,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賬戶就被扣費了。除了小額賬戶收費、跨行轉賬收費過高等常常見諸報端的案例之外,銀行業還有哪些費用“坑”得消費者不明不白呢?
信用卡:逾期還款全額計息﹔ATM機:跨行取款重復收費﹔貸款利息:1年多收近500億。
不過,針對名目繁多的銀行收費,相關部門將加以治理。近日,中國銀監會要求,所有銀行3月底之前要在官方網站或營業網點,公布由法人總部統一制定的服務收費價目明細。按照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兩類分別公示,並從4月1日起嚴格按名錄收費,凡未納入名錄的一律不得擅自收費。【更多】
貨比三家巧用網銀 六大竅門避收費
其實,銀行在收費上也有“軟肋”,掌握以下竅門可以有效規避銀行收費。按照銀監會、人民銀行和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從7月1日起,商業銀行免除了人民幣個人賬戶的11類34項服務收費。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銀行收費的項目依然繁多。其實,銀行在收費上也有“軟肋”,掌握以下竅門可以有效規避銀行收費。
成為貴賓享實惠﹔巧用網銀最合算﹔省錢支付渠道多﹔貨比三家更省錢﹔轉賬依然可免單 ﹔莫被“暫免”所迷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