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5日09:3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从地区来看,虽然北海道潜力最大,但北海道电力公司的设备容量较小。在东北地区,东北电力公司的设备容量在规模上较大,而且与东京电力公司连接较为广泛,因此首先在东北地区开发建设风电是一个捷径。
图7,表1 日本风力发电协会的中长期建设目标 虽然风力发电潜力较高,但根据并网等课题进行了设定。 |
并且,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北海道也开始有了加强电网的行动。作为加强对象的道北地区风力较强,设备利用率可提高到40%,相当于通常20%的两倍,因此作为发电业务的盈利能力的确比较高。不过另一方面,电网建设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虽然出现了由发电运 营商出资设立特定目的公司(SPC)的方案,但由于资金回收期较长,因此参与该事业并非易事。
除了电网,环境评估似乎也会成为建设风电的障碍。从2012年10月起,风力也成为环境评估的对象。如果是普通计划,环境评估大约需要3年时间。另外,是否所有项目都需要进行与火力发电站等相同的评估,在这方面还存在疑问。今后有关方面将向政府提出放宽相关规定的要求。
风车有望实现产业聚集
从2011年的陆地风车企业份额来看,令人遗憾的是,日本企业并没有跻身前列。中国金风科技公司等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份额上升,与位居前列的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及德国ENERCON公司等并驾齐驱。就连日本国内最大的企业三菱重工业公司,其份额也仅为百分之几,位于前十名之外。
图8 陆地风力发电企业份额(2011年) 中国金风科技与丹麦维斯塔斯、美国通用电气、西班牙歌美飒等“老牌企业”展开份额竞争。 |
图9 海上风力发电企业份额(2011年) 德国西门子及丹麦维斯塔斯唱独角戏。与陆地风力相比,技术壁垒较高,涉足企业依然较少。 |
而在海上风力领域,则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与维斯塔斯公司独占鳌头。虽然该领域今后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企业的存在感比较弱。
不过,从部件厂商来看,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市场。例如,在全球风车轴承方面,日本制造的产品约占全球份额的50%。此外,日本企业也已着手开展叶片材料、电气设备、发电机及增速机等所有部件业务。
表2 风力发电装置及主要日本企业 虽然日本企业在风车领域存在感薄弱,但部件厂商正在积极扩大市场。例如,在轴承领域,日本企业拥有50%的市场份额。 |
风车产业是使用大量部件的组装产业。由于拥有与汽车产业类似的结构,因此可以说是适合日本企业大有作为的产业。不仅是从扩大采用可再生能源这一方面来讲,就振兴产业这一意义而言,风力发电也是日本应该大力发展的领域。(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