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三星研究】(一)莫说“怎么造”,关键是“造什么”【5】

2013年07月12日08:05    

“制造”是三星的弱点

但反言之,“制造”是三星电子的弱点。生产设备绝大多数依靠日本。半导体、手机、显示面板都要使用日本的设备,通过批量生产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业务才能得以成立。如果中国仿效三星电子,采用相同的方法,三星电子有可能转眼之间就败下阵来。

而且,韩国还存在技术上无法创新的巨大弱点。因为国家如果不长期稳定,就无法平心静气地着手进行创新。然而,背后紧挨着朝鲜的韩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同样如此,大多数优秀人才都迁到了欧美。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静下心来搞研发。

倘若创新上赢不了日本,而量产技术又落入中国之手,三星电子等韩国企业就将面临日本与中国的夹击。这是关系到企业和国家存亡的迫切问题。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揪出三星电子和韩国的弱点,怂恿大家群起攻之。而是希望日本企业发扬优势,向开始学习“制造”的韩国企业提供指导,并向韩国企业虚心求教,弥补思考“产品”能力的欠缺,通过优势互补,构筑双赢的关系。韩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不输给中国人的关系网,销售产品也是其擅长的领域,日本企业或许也可以搭上这趟“顺风车”。

下一回,笔者将尝试挖掘支撑三星电子飞跃的各种因素,例如逆向工程、地区专家制度、高速决策机制等,从中寻找日本制造业应有的形态。(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