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民營經濟40多年的歷史,中國民營經濟每前進一步,都是以思想解放、理論突破為先導和前提的。從“允許”“共同發展”到“兩個毫不動搖”﹔從“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再到“自己人”﹔從“補充”、“重要組成部分”到 “重要基礎”再到“內在要素”,我們黨對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認識的不斷深化,折射出思想觀念的持續解放和理論實踐的不斷創新發展。
轉型升級是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 “必修課”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以及增長動能轉換的多重挑戰,民營企業需要立足主業,在技術創新、業務拓展與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練好“內功”。這不僅是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的策略選擇,更是實現永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提高民營經濟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預期性
要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針對民營企業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增強政策的精准性和與宏觀政策的一致性,提高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政策、不同部門之間政策的協調性,提高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可預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