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 創新
  • 協調
  • 綠色
  • 開放
  • 共享

行進中國︱“機械翅膀”裝上“AI大腦”

為“機械翅膀”裝上“智慧大腦”,讓無人機從“會飛”到“會思考”,這是“95后”青年創客劉賽認為比較“酷”的一件事,“我們的定位是,通過構建以無人機為核心的物聯網生態,成為工業級民用無人機行業領跑者。”

行進中國丨創新藥 長春造

2025年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長春市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構建體現吉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行進中國丨這條高速公路有“觸覺+視覺+聽覺”

光柵傳感器可以捕捉到車輛通行產生的震動,再結合常規視頻、雷達等檢測手段,形成“觸覺+視覺+聽覺”多重感知。與傳統技術受光照、惡劣天氣影響不同,光柵傳感器埋在車道的正下方,在暴雨、濃霧等極端天氣下仍能保持“耳聰目明”,實現全時全域全天候感知,讓車輛全天候通行。

行進中國︱九圖解碼湖北支點力量

坐落中國之“中”的湖北,如何聚焦聚力“支點建設”,推動“支點建設”實現整體提升?科教人才優勢是湖北的突出優勢,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向奔赴”上湖北有何為?不沿邊、不靠海,如何堅持對內對外開放並重、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行進中國 | “植”此青綠 綠動未來

1978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啟動,偏關開啟了長達40余年的綠色攻堅戰。面對栽樹成活難、成林難、施工難“三難”,偏關人試驗、失敗、再試驗、再失敗……經歷了數不清的探索,最終,無論多難的地方都種上了樹。

行進中國︱生態筑基煥新顏 湖島聯動繪盛景

梁子湖作為湖北省蓄水量第一的湖泊,曾因圍網養殖、季節性圍墾,導致生態功能退化,湖泊水質下降。為保護梁子湖生態,當地政府全面退出一般性工業,系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廁所革命、荒山綠化、退垸還湖、生態修復等系列工程,推行“以草淨水”模式,為湖泊“療傷”。

行進中國丨一根竹子何以賣全球?

近年來,上猶縣緊緊抓住“以竹代塑”機遇,積極探索“龍頭引領、科技賦能、聯農帶農”的發展新模式,推動竹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國際化邁進,奏響了一曲產業振興的綠色樂章。贛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的蓬勃發展,正是這一進程的生動縮影。

行進中國丨最快3分鐘通關!

走進新鄭機場T2航站樓國際到達區域,科技感與人性化服務扑面而來。抬頭可見巨大的多語種電子指引屏,循環播放著“240小時過境免簽通道”指引﹔在指紋自助留存區,設備會根據旅客國籍信息自動匹配對應語種,讓溝通無障礙﹔入境卡填寫區的設計也十分貼心,多語種提示語將注意事項寫得清晰詳盡。

行進中國丨穿梭雲端峭壁 解鎖桂林山水新視角

不同於在地面或游船上觀賞桂林山水,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高田鎮龍村,一種名為“飛拉達”的游玩項目,可以讓游客懸挂在懸崖峭壁上,從高處俯瞰桂林的山水。當游客穿戴好安全設備,爬上通往懸崖峭壁的“天梯”,懸於山間,腳下是美麗的田園風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遠處是連綿的山峰,共同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山水田園畫卷。

行進中國丨山水搭台,“快樂劇種”綻華彩

彩調的“根脈”深深扎於永福縣羅錦鎮的沃土中,汲山水靈韻,潤一方鄉民。“它的唱腔明朗輕快,村裡老老少少都愛唱,我從十幾歲就開始學,一晃都唱40多年了。”羅錦鎮林村村民林華珍自小耳濡目染,家中珍藏的幾十套彩調服飾,足以演繹戲曲中的所有角色。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460479/460508/index.html


尹航
北京市豐台區委常委 副區長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京南有座錦繡花城
花園城市建設是關系城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近年來,北京市豐台區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把建設美麗豐台擺在突出位置,各項綠化指標均已出色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切實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和高顏值城市環境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特色之路。

尹航

北京市豐台區委常委 副區長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京南有座錦繡花城

花園城市建設是關系城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近年來,北京市豐台區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把建設美麗豐台擺在突出位置,各項綠化指標均已出色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切實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和高顏值城市環境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特色之路。


曾勝
蘇生生物創始人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這群“海歸”5年打造了一個“小巨人”
“我們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通過生物再生材料等前沿技術解決軟組織修復和再生等臨床難題。簡單來說,就是研發能讓人體受損組織重新‘長出來’的醫療器械。”曾勝介紹,由於該領域技術壁壘較高,中國運動醫學器械領域仍以進口產品居多,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些器械早日實現國產化。

行進中國︱這群“海歸”5年打造了一個“小巨人”

“我們主要的發展方向是通過生物再生材料等前沿技術解決軟組織修復和再生等臨床難題。簡單來說,就是研發能讓人體受損組織重新‘長出來’的醫療器械。”曾勝介紹,由於該領域技術壁壘較高,中國運動醫學器械領域仍以進口產品居多,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些器械早日實現國產化。


梁建英
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丨“高鐵女杰”,為中國“加速度”
作為中國高速列車技術帶頭人和領軍人物,梁建英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也是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2025年5月,梁建英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6月,梁建英被授予“山東省道德模范”。

行進中國丨“高鐵女杰”,為中國“加速度”

作為中國高速列車技術帶頭人和領軍人物,梁建英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也是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2025年5月,梁建英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6月,梁建英被授予“山東省道德模范”。


楊海亮
藍塘寺村鄉村CEO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 | 鄉村來了“CEO”
“除了燈塔項目,我們還引入專業運營機構,對村裡的閑置農房進行改造,希望打造集文化創意、田園休閑、康養旅居等於一體,社群集結的康養生活社區,未來新鄉村。”楊海亮笑著說,“現在民宿供不應求了,附近的農民一看出租農房不光能拿到流轉租金,房屋也有了專人來打理,覺得這種模式好,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聯系我們。”

行進中國 | 鄉村來了“CEO”

“除了燈塔項目,我們還引入專業運營機構,對村裡的閑置農房進行改造,希望打造集文化創意、田園休閑、康養旅居等於一體,社群集結的康養生活社區,未來新鄉村。”楊海亮笑著說,“現在民宿供不應求了,附近的農民一看出租農房不光能拿到流轉租金,房屋也有了專人來打理,覺得這種模式好,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聯系我們。”


桑杰加
國家一級美術師
查看詳情


行進中國︱指間生金 藝澤熱貢
遠處雪山巍峨綿延,近處溪流蜿蜒、水草豐茂,大國非遺工匠、國家一級美術師桑杰加正在為一幅山水唐卡描繪鬆柏元素,細如針尖的畫筆反復描繪之后,一棵鬆樹躍然布上,盡管鬆樹很小,不是整幅畫作的核心元素,但桑杰加依舊反復描繪,精雕細琢,力求把鬆樹的細枝末節全都完美呈現,一筆一畫,都蘊藏著他對生活的感悟,對家鄉的熱愛,對藝術的追求。

行進中國︱指間生金 藝澤熱貢

遠處雪山巍峨綿延,近處溪流蜿蜒、水草豐茂,大國非遺工匠、國家一級美術師桑杰加正在為一幅山水唐卡描繪鬆柏元素,細如針尖的畫筆反復描繪之后,一棵鬆樹躍然布上,盡管鬆樹很小,不是整幅畫作的核心元素,但桑杰加依舊反復描繪,精雕細琢,力求把鬆樹的細枝末節全都完美呈現,一筆一畫,都蘊藏著他對生活的感悟,對家鄉的熱愛,對藝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