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破產五周年

【歷史上的今天:雷曼兄弟破產五周年】2008年9月15日,華爾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走過158年的風雨后宣告破產。作為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轟然倒塌震動了世界金融體系,成為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標志性事件。隨后的信貸緊縮讓已然糟糕的經濟下行轉化為一場8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

金融危機五周年:倒下的不只是一對“兄弟”

五年前,美國銀行業巨頭雷曼兄弟的倒閉引起軒然大波。2008年9月15日,雷曼控股公司根據聯邦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引發了一連串旗下子公司的破產官司和繁瑣的跨境訴訟。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12日報道稱,雷曼兄弟倒閉后,引發了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也給律師和會計帶來了30億美元的橫財。這一數字反映了為這家曾經的華爾街第四大投行收拾殘局的艱巨性。
   根據法庭文件,僅在紐約一地,雷曼兄弟用於律師費和其他開支的費用就已達20億美元。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自3月15日起,雷曼公司位於倫敦的歐洲分公司已經支付了6.5億歐元破產管理費。盡管專業人士稱,這一數字對一家大公司而言在正常范圍內,但它仍在不斷攀升。在英國,破產管理費佔償債總額的比重一般在4%到9%。
詳細

金融危機五周年思考:美聯儲到底救了誰?

5年過去了,美國媒體並未慶祝美聯儲的救市大勝仗,更多的是疑問,如果在某些方面採取不同的救助措施,是否可以緩解持續很久的經濟疲軟和高企的失業率。一些政策失誤是否令危機惡化,或者說為下一次危機埋下了隱患?
   即便美聯儲一再強調經濟實現了溫和增長,但美國仍有1130萬人處於失業狀態﹔作為次貸危機的重災區,房地產市場也並未讓人徹底放鬆警惕,雖然住宅價格正在攀升,但相較於危機前,現在的價格仍下跌了30%,每6個住房抵押貸款持有者中就有一個的貸款金額高於其住房的價值。
詳細

復蘇之路任重道遠

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這一日被視為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開端。斗轉星移,5年時光轉瞬即逝。5年前,這場肇始於華爾街的金融海嘯把全球經濟打入谷底﹔5年后,金融市場的驚心動魄漸漸遠去,但各國經濟復蘇進程分化,面臨的挑戰各異,金融危機廢墟上的重建尚未完成。
   美國達拉斯地方聯儲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給金融危機的成本粗略算了一筆賬。報告顯示,直到2013年中,美國人均產出仍比過去半個世紀幾輪經濟復蘇時期的平均水平低12%,這說明從金融危機導致的“非典型”衰退中復蘇要比“典型”經濟衰退后的復蘇更加緩慢。
詳細

雷曼之殤警醒金融監管問題

每逢“9·15”,總會有人拿祭奠雷曼兄弟說事兒,今年也不例外。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追思一下5年前申請破產保護、全面引爆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苦主,一則可以為已恢復元氣且再顯貪婪本色的華爾街敲敲警鐘,二則可以為美國以及歐洲的監管者擂鼓助威,推動預防下一輪金融危機的“防火牆”盡早完工。
   應該警惕的是,在躲過雷曼兄弟的下場之后,貪婪本性和賭博心態再次主導華爾街,危及全球金融市場的險情仍然存在。比如,曾在雷曼兄弟崩盤后“落井下石”的摩根大通,因“倫敦鯨”事件巨虧60億美元,就顯示出金融危機過后華爾街內部風控仍然不堪一擊。此外,與危機前相比,華爾街的集中度正在增強。統計顯示,與2006年底7.81萬億美元規模相比,到2012年底,全美最大10家銀行的資產規模達到10.97萬億美元。
詳細

相關新聞更多>>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