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搶抓機遇,利用“綠電”的天然優勢,下大力氣謀劃綠色算力產業布局。
在吉林科創“黑土地”上,長春正憑借深厚的產業底蘊、強大的創新能力、完善的產業生態和充足的人才儲備,在光電信息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在八裡廟村,田長制信息公示牌就樹立在田埂邊,責任區域、田長姓名、舉報電話一目了然。田長如何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從33天的手工敲制到54秒的自動下線,“時間”印証著一汽智能蝶變。
餐桌上,兩隻雞,哪隻更符合您的胃口?活力中國調研行,人民日報記者在江西為您找答案。 白羽肉雞,吃得少、長得快,產量大,已經有了“中國芯”。 走進江西資溪縣,江西聖農食品有限公司,雞糞用來發電,羽毛、雞血做成蛋白粉,整隻雞被‘吃干榨盡’,生產全過程綠色無污染。 目前聖農集團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白羽肉雞…[詳細]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7月10日,在位於江西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內的公司展廳,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祝銘明戴上6月底剛下線的全球首款AI+AR眼鏡,“背誦”《滕王閣序》。 “沒背,念!”祝銘明取下AI+AR眼鏡,記者上前一看,原來《滕王閣序…[詳細]
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圖。 深空探測實驗室供圖 月壤3D打印系統。 深空探測實驗室供圖 利用月壤3D打印系統打印的模擬月壤磚。 本報記者 康 朴攝 未來,在月球上不僅可以蓋房子,還不用從地球上運建材。人類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不需要地球“發貨”、飛船“…[詳細]
“你覺得紅軍厲害嗎?” “厲害。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還能回頭反打。” “你要向紅軍學習什麼啊?” “堅持不懈的精神。” “到這裡,你學到了什麼本領?” “獨立。我在家裡,一般都是爸爸媽媽洗衣服,在這裡,天天都是自己洗衣服,疊被子也是自己疊。” “長大以后有什麼夢想嗎?” “我想當解放軍保衛祖國。” …[詳細]
海水中的原料,如何點亮萬家燈火? 月球上建造基地、供應生活用水,能否就地取材? 這些充滿科技感的想象,在安徽,都能看得真切: 從海水中提取原料,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有望釋放出巨量清潔能源﹔月壤原位3D打印系統、月壤水冰熱提取系統原理樣機等深空探測實驗室的新發明將讓月球“生活”更便捷…… …[詳細]
你見過薄如紙片的白芍藥片嗎?吃過炸的桑葉嗎?7月7日,記者走進位於江西宜春樟樹市三皇裡旅游休閑街區的“中醫藥文化夜市”。好玩、好吃、好看,健康、養生、熱鬧,當古老的中醫藥文化遇上濃濃的“煙火氣”,飄了1800多年的樟樹藥香,又增添現代生活新韻味。 中醫藥“潮”起來,讓城市面貌“靚”起來,帶動夜經濟“…[詳細]
1000多年前,詩人李白游歷銅陵,目睹當地冶銅盛況,寫下“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瑰麗詩篇。 1000多年后,銅陵這座因銅而名的城市,依舊是中國銅工業重鎮,去年該市銅基新材料產業產值超700億元。 7月4—5日,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採訪團走進銅陵,從一條銅線開始,探訪銅全產業鏈的升級躍遷。 為啥…[詳細]
1張制造核准批復、3張規劃藍圖,一片荒地上憑空崛起一座低空經濟產業之城,隻用了12年。 在安徽蕪湖航空產業園,不出園區就能完成通航飛機和無人機的全流程制造,實現通用航空“中國心”(發動機)“中國腦”(航電系統)“中國槳”(螺旋槳)等核心零部件的“中國造”“中國修” 。園區多種產品廣泛應用於飛行員培訓…[詳細]
你相信嗎?AI已經能在四六級、多地中高考裡批閱作文﹔糾正175萬次人類醫生判斷﹔一鍵文生視頻,驅動虛擬模特展示商品…… 7月2日,記者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兩家AI企業: 先行先試的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與AI產品廣泛賦能教育、醫療、司法、金融、汽車等眾多行業﹔ 后來居上的智象未來——僅用2年時間,讓中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