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

慶安會館:“寧波商幫”揚帆啟航地

來源:人民網  2014年09月07日08:54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下一頁

人民網寧波9月7日電(陳沖)唐代龍舟殘骸、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舶商船工議事聚會演戲用的兩戲台……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三江口的清代建筑——慶安會館,在其建館162年的歷史中見証了寧波古代、近現代繁榮的海外交通和對外文化交流,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遺存。如今的慶安會館游人如織,正成為寧波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近日,人民網“行走新絲路”大型跨國全媒體報道採訪團來到了慶安會館,探尋它在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

寧波是座江南水城,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穿城而過,最后經甬江匯入東海。在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劉恆武教授看來,三江口歷來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水陸運輸樞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國際性港埠。

根據歷史記載,寧波港於738年正式開港,並於752年作為外貿港口。到宋元時期,寧波港已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以越窯青瓷和絲織品出口著稱於世,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早在宋代,寧波就有南北商幫。清朝道光年間,寧波南號商團在碼頭林立的三江口東岸建造了一所會館,取名“安瀾”。此后,寧波北號商團在安瀾會館一側興建了北號會館,取名“慶安”,又稱“甬東天后宮”。

據了解,慶安會館是商賈、民眾祭祀媽祖的殿堂和行業辦公、議事、聚會的場所,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宮館合一的地方﹔這也是寧波港口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文化遺存。

寧波市文保所研究員林浩說,媽祖的原名叫林默,是一個美麗的漁家女子,在她28歲那一年,在海上救難,助人脫險,自己卻遇海難身亡。人們不願意看到她離去,把她奉為媽祖,說她乘神龍升天。

“福建沿海地區的人,對媽祖很是信奉。媽祖信俗,也成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林浩說,鮮為人知的是,媽祖從地方神變成全國保護神,寧波是重要的轉折點。

宋王朝注重與高麗的交往。“當年,寧波的造船業十分厲害,宋徽宗下旨意,在寧波打造船隊,訪問高麗。” 寧波市文管所副研究員、寧波市文博學會會員黃定福說,八艘船組成的浩浩蕩蕩的船隊,從寧波鎮海口出發,駛向高麗。回來的途中,忽遇暴風雨,涌急浪高,船翻人溺,隻有一艘福建人帶隊的船安然無恙。帶隊的人名叫陸允迪,他的船上有四根龍鳳石柱,是特地請福建的名師巧匠雕鑿。石柱重數噸,被懸裝在帆船的船舷外側,用繩索固定。也許是重力均衡,船體穩定,才躲過一劫。但他和船上所有人都信奉媽祖,所以他認為是媽祖顯靈,保佑他們平安。回來后,陸允迪把這件事告訴宋徽宗。宋徽宗感到很神奇,立即冊封媽祖,並在三江口搭起戲台,演戲三天,敬奉神靈。媽祖從此成為國家級的“海神”。

慶安會館為寧波近代木結構建筑典范,平面呈縱長方形,坐東朝西,中軸線上建筑依次有照壁、接使(水)亭、宮門、儀門、前戲台、正殿、后戲台、后殿,左右為廂房、耳旁及附屬用房,佔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照壁、接使(水)亭已毀。

記者走近慶安會館古戲台,隻見戲台平身科斗拱從坐斗上正面出挑頭昂三層,左右再45°斜出雲頭昂二層,每攢斗拱之間用三道透雕花板連接,角科斗拱更為密集。

黃定福說,這個戲台藻井由十六條昂拱層疊而成呈螺旋式盤索至寶鏡揭頂的穹隆式結構,體現了寧波工匠高超的技藝。

“慶安會館內的前、后雙戲台建筑形制,為國內前所未聞。”黃定福說,其分別為祭祀媽祖和行業聚會時敬神演戲之用,這充分體現了天后宮與行業會館的雙壁齊輝的功能。

現存於慶安會館內的清代《甬東天后宮碑記》,內容講述了寧波商人把環太湖流域蘇、錫、常,杭、嘉、湖地區的糧食通過河海聯運,轉運到天津,再把渤海灣地區的物產運輸到寧波貿易。林浩表示,由此可見,通過江南運河和海港進行轉運的行業已是當時寧波人重要的財富來源之一。

董沛曾經撰寫《書寶順輪始末》,這個寶順輪就是中國第一艘自己購置的機動船。“中國之用輪舟自寧波寶順輪始也”。林浩說,這條船是我國航運史上自帆船時代向機動船時代過渡的重要標志。 

【1】【2】【3】【4】【5】【6】【7】【8】【9】

分享到:
(責編:譚翀、夏曉倫)

 高清推薦

 相關專題

 財經新聞排行榜

  1. 1一周財經:"多軌"致養老金差距…
  2. 2曝服刑官員公開在媒體懺悔或可獲…
  3. 3李克強:允許各類資本參與金融競…
  4. 4消息稱個人財產信息擬全面聯網查稅
  5. 5多地現業主“棄房斷供”現象 近…
  6. 6內地已查出近8萬名“紅頂商人”…
  7. 7期待“王菲式”牛市再度應驗
  8. 895%以上城市房價環比下跌 樓…
  9. 9高校畢業生平均起薪為2443元…
  10. 10探訪迪拜黃金街:琳琅滿目仿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