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2018年>>改革開放永不停步 郵儲銀行伴您進步

郵儲銀行:擁抱金融科技 打造智慧銀行

2018年11月19日14: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正在持續升溫,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金融機構戰略布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第一動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把金融科技提升到全行戰略高度,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平台建設,將打造智慧銀行作為轉型的基本方向,以手機銀行為重點,加快產品功能優化和迭代更新。

堅持科技引領 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探索金融科技的道路上,郵儲銀行“運籌”已久。早在2013年,郵儲銀行便開始布局大數據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僅僅2年后,郵儲銀行大數據平台上線,數據總容量超過2PB,在國內金融業處於領先水平。

2014年,郵儲銀行正式確立“科技引領”的信息化戰略,在大數據領域,採用了全面擁抱分布式、開源大數據技術,借鑒行業發展趨勢和領先實踐,全面提升大數據治理、管理和應用水平的發展思路。同年,郵儲銀行成立互聯網金融實驗室,主要定位互聯網金融前沿產品、技術、流程,以及商業模式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工廠,加快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以科技創新實驗室和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為依托,郵儲銀行進一步完善了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逐漸理順了創新與業務發展、創新與資源投入、創新與經營管理、創新與風險防范之間的關系,通過總分聯動,形成了全行科技創新合力。

2017年1月,郵儲銀行攜手IBM在北京宣布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資產托管系統。通過這次合作,郵儲銀行採用超級賬本架構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真實的生產環境,被業界稱之為中國銀行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首次成功實踐。

在雲技術的應用上,郵儲銀行在銀行業中率先完成互聯網金融平台雲化部署,雲平台交易量超過6600萬筆/天,全行60%交易通過雲平台完成,處於同業領先水平。

一路走來,信息科技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為郵儲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郵儲銀行推動業務和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和管理創新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打造智慧銀行 優化普惠金融服務

科技創新促進了金融服務效率的大幅提升,使銀行可以為客戶定制“量體裁衣”式的智能化金融服務,改善了客戶體驗。同時,金融服務成本的降低,使銀行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為客戶提供服務,直接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適應新趨勢,郵儲銀行加快推進向智慧銀行轉型的步伐,打造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微銀行”等在內的全方位電子銀行體系,並依托4萬個網點、10萬台自助設備,形成了電子渠道與實體網絡互連互通,線下實體銀行與線上虛擬銀行齊頭並進的智慧銀行新格局。

例如,郵儲銀行陝西分行以網點智能化轉型為突破口,研發出金融綜合智能櫃台和網點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實現了智慧迎賓、智慧分流、智慧交易、智慧展示、智慧管理、智慧營銷6大功能。當客戶進入郵儲銀行智慧網點,在身份識別的基礎上,后台系統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分析,並將其自動推送到大堂經理的手持智能終端,由大堂經理提供精准服務,提高了網點綜合服務效率,減少了客戶等待和業務辦理時間。

針對普惠金融服務成本高、風險大的特點,郵儲銀行利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持續推進作業自主化、營銷批量化、風控系統化,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中國郵政集團旗下擁有郵政、金融、速遞物流和電子商務等多板塊資源,具備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優勢。郵儲銀行以整合郵務、金融和速遞物流三大板塊資源為切入點,依托科技創新,形成了“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商”、“互聯網金融+速遞物流”、“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商”等“互聯網金融+”集團優勢資源的新業務發展模式。

同時,郵儲銀行與多家互聯網企業開展跨界合作,形成了協同發展的新業態,極大豐富了互聯網金融服務內容,有力提升了對普惠金融客戶的服務支持。如郵儲銀行針對郵樂網農村電商客戶“郵掌櫃”,量身打造了互聯網信貸產品“掌櫃貸”,實現了全流程線上化操作,從貸款申請到最終放款最快可在一天內完成。

截至2017年末,郵儲銀行電子銀行客戶數量達2.34億戶,手機銀行上線3.0版本,客戶數量達1.75億戶。2017年電子銀行交易金額14.12萬億元,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達86.97%。

加強大數據應用 構建精准風控體系

科技創新使郵儲銀行為社會大眾提供豐富、安全和便捷的多樣化金融服務,也讓郵儲銀行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更為重要的是,科技創新也使風險控制精確量化成為可能。“金融機構可以圍繞客戶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有效識別目標客戶,控制業務風險,提高普惠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稱。

從郵儲銀行的實踐探索來看,在前端,該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廣移動展業,致力於對包括農戶、商戶和中小企業在內的廣大客戶實行專業化、標准化、流水線式的金融服務﹔在中端,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積極探索信貸工廠模式,建立信息更全面、更完整的信用風險模型,有效甄別不良客戶,降低信用風險產生的損失﹔在后端,則是基於大數據平台,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應用,實現行內外各類信息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做到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

得益於高效的風險管理體系,截至2017年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75%,不到商業銀行平均值的一半。

未來,郵儲銀行將著力推動大數據戰略,加快風險數據集市建設,構建前中后台協調統一的經營風險管理的機制,為經營管理保駕護航,為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朱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