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2018年

為了天更藍水更清

——華夏銀行副行長王一平談綠色金融

2018年12月18日14:55 |
小字號

2018年,中國經濟有了新目標: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發展綠色經濟無疑成為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題中之意,在藍天白雲、碧水青山之下,生活、生態、經濟高質量和諧共進,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閉環。

經濟動力的全面轉換要求金融配套服務的升級換代。在此方面,華夏銀行基於十多年國際合作優勢,找准綠色金融切入點,提升戰略高度,產品服務全面綠色化,形成了特色化、差異化綠色金融體系。

“我們專門成立了綠色金融中心,未來,努力將綠色金融打造為華夏銀行的一張名片、一個標識、一種價值理念,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華夏銀行副行長王一平近日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王一平

先發優勢足:深耕綠色金融,開展國際合作

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之路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在能效領域開展合作交流,開啟綠色金融業務探索之旅。2008年,華夏銀行先后承接了法國開發署能效與可再生能源綠色中間信貸I期項目和世界銀行中國節能轉貸項目CHEEF I期-在綠色金融路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取得了先於同業的先發優勢。

開啟綠色金融第一步后,華夏銀行持續發力。2010年,該行又承接了法國開發署能效與可再生能源綠色中間信貸II期項目。在此基礎上,華夏銀行不斷提升服務國內綠色產業的能力,並在2012年開始建立起自己的綠色金融業務管理體系。

多年的累積,加上國際合作的經驗鋪墊,2016年,華夏銀行再次脫穎而出,獨家承接了世界銀行“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王一平介紹說,華夏銀行創新採用了結果導向型融資模式,該模式將資金支付與項目實施結果直接關聯,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

“與世界銀行的合作,對華夏銀行而言意義深遠,不僅積累了國際合作經驗,而且找到了我行綠色金融的切入點。”王一平告訴記者,“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成本低、執行程序簡單、資金使用效率高,是全球能源領域第一筆結果導向型項目,也是世行在中國單筆融資最大的項目。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夏銀行累計為66個子項目提供了轉貸款服務,轉貸資金投放合人民幣約27億元,配套人民幣資金投放超過45億元。這些子項目預計每年可節約標煤近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19萬噸,相當於讓北京市7萬輛出租車停駛51個月。同時,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國際資金帶來的“低成本、長期限”的好處。據悉,這些項目的平均融資成本比市場平均約低10%,期限最長可達近20年。

亮眼的數據,讓華夏銀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綠色金融風採。王一平告訴記者,近兩年,華夏銀行參加了巴黎氣候大會並在中國角做主題發言,簽署了G20能效工作組發起的《金融機構能源效率申明》,與歐洲復興信貸銀行就能效融資2.0方案進行合作,並受邀到非洲、歐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分享結果導向型融資理念及華夏銀行綠色金融實踐經驗,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與一致好評。

“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之路,始於國際合作,更持續深耕於國際合作。在合作中,華夏銀行不僅學習先進經驗,更在積累過程中適度創新,找准切口,深耕長板,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綠色金融路。”王一平說。

打造全鏈條:一攬子綠色金融產品落地

“項目推進,金融產品、服務也要跟上。”王一平告訴記者,近年來,華夏銀行不斷加大專項產品研發,開發了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排污權抵押貸款融資、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光伏貸等一系列專屬產品。同時積極整合金融同業的資源,利用資產証券化、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多種手段,為企業的綠色融資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無論是國際合作,還是之后的深化推進,華夏銀行在綠色金融路上,始終致力於能效融資服務的差異化與綜合化。”王一平舉例說,華夏銀行圍繞北方地區余熱暖民工程,為多個項目開展了融資服務,將工業余熱、廢熱用於集中供暖,既幫助企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獲得新的收入來源,也實現了居民的清潔供暖。

王一平表示,為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晉魯蒙豫)環境治理,促進協調發展,華夏銀行設立了初始規模為100億元的京津冀碧水藍天產業投資基金﹔為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助推長三角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華夏銀行在湖州設立了100億元的綠水青山基金﹔為支持珠三角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華夏銀行參與設立了規模約2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基金﹔為推動國務院新批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綠色產業發展,華夏銀行與貴州省政府簽署了6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重視產融結合,支持實體經濟,如今華夏銀行已形成立足北京、服務全國的綠色金融輻射網絡。

不僅如此,伴隨國家近年來對綠色發展、環保發展的重視,華夏銀行成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排頭兵。該行積極探索為政府和重點用能單位提供從能源診斷、能源規劃到能源改造與管理,再到綠色金融的綜合化服務模式。目前,華夏銀行已用這種服務模式為北京延慶冬奧酒店節能改造、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提供了相應的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在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華夏銀行不斷深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這一特點。王一平解釋說,能效領域項目往往涉及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特別是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業務中,客戶多是財務實力較弱的中小技術型公司。華夏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談到綠色信貸的質量,授信客戶的環境與社會風險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在此方面,華夏銀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流程,即貸前調查,全面深入了解客戶環境和社會風險狀況,不合格客戶採取“一票否決”﹔貸后管理,針對“產能過剩”、“高污染”等重點行業開展專項管理,建立重點監控客戶名單,逐戶制定管理措施。華夏銀行強調信貸運行全過程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從嚴制定環保、安全等授信准入標准,及時梳理退出存在環保、安全等隱患的客戶及項目。

戰略再升級:提升“三個專業化”

華夏銀行在探索綠色金融的過程中碩果累累,除了腳踏實地推進,更重要的是頂層設計的精心布局。

“我們將綠色金融發展理念貫穿於全行戰略發展規劃之中,在華夏銀行2017-2020年的新規劃中,我們堅定地把打造綠色金融特色業務作為重要抓手。”王一平表示,華夏銀行將堅持打造綠色金融品牌,在規劃期內穩步推進“綠色華夏”業務的特色經營,深化綠色金融創新驅動,深耕綠色金融市場,把握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金融機遇,加強金融產品在綠色產業的運用。同時,還要深化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建立綠色金融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全行業務的綠色含量,形成綠色金融品牌特色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王一平介紹,今后華夏銀行將著重在“三個專業化”上發力,一是通過行業專業化,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生態治理、新能源、綠色交通、綠色消費等領域,提高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壁壘﹔二是通過產品專業化,完善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租賃等產品體系,持續強化國際合作特色,提供更貼近綠色產業需求的金融服務,降低融資交易成本﹔三是通過人才專業化,培養引進一批既熟悉金融、又了解產業的復合型人才,不斷加大培訓力度。

“2017年以來,北京的藍天更多了,霧霾少了,其中有我們‘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的一份綿薄之力。未來希望更多的金融機構和我們一起,投身到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使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王一平最后告訴記者,綠色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產業,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高質量增長的關鍵詞,華夏銀行將最大力度地為綠色金融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楊曦、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