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個混改及央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集中亮相 擬募資超1200億元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為搭建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融合發展的橋梁,2021年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推介會22日在北京舉辦。286個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央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在推介會上集中亮相,擬募集資金超過1200億元,來自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高端裝備制造及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7個代表性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
2021年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推介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據介紹,本次推介項目緊扣國家戰略和市場熱點,多數項目圍繞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項目達到140余項,佔比超過50%。同時,各類試點、示范企業數量眾多。推介項目中,重點領域混改試點企業22家、“雙百企業”26家以及“科改示范企業”18家,將進一步發揮其在各項改革中的帶動作用。此外,混改形式多樣,既有產權轉讓項目、增資擴股項目,也有投資新設項目。
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局長賈立克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之年。各級國資委和國有企業要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混改重點放在經營機制轉換上,推動混改企業率先推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強黨的建設。同時,要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實施差異化管控,積極探索有別於國有全資企業的差異化管控模式。此外,混改過程中要規范操作,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北京市國資委一級巡視員孟韜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屬國企實施混改項目900余項,引入外部資本近2000億元。下一步,北京市國資委將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提高戰略投資者的數量和質量。未來,北京國有企業將繼續加強與各央企、民企、投資機構的合作,推動首都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副部長袁媛指出,目前,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面臨著一些問題,建議通過加大政策宣傳和解讀力度、多方搭建溝通交流平台等方式來鼓勵民營企業深度參與混改。全國工商聯將加強與國資委等部門的溝通合作,不斷優化民營企業參與混改的環境。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交所完成各類國資交易項目27831項,交易金額近1.55萬億元。870家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完成混改,引入社會資本3293億元。2019年以來,北交所積極服務國企混改項目推介新需求,通過兩次中央企業混改項目推介會和央企·京企混改項目聯合推介會,累計集中推介項目673項,擬引入社會資本超4400億元,其中,國電投青海黃河公司、南航通航、國投高新、首鋼朗澤等一批企業實現混改,企業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專場推介會的舉辦,搭建了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合作溝通的平台,有利於促進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積極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