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也不能少,中國創造更多機會幫助殘疾人就業
陝西西安的一間辦公室內,坐在輪椅上的劉正陽正進行影視后期制作。這位滿臉笑容的小伙子11歲時因病致下肢癱瘓,在與病魔斗爭的15年中,他不僅取得了大學學歷,還創辦了一家影視制作公司。
像劉正陽一樣,中國越來越多殘疾人掌握了過硬的職業技能,在工作中實現著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
當前,中國殘疾人總數超8500萬。“十三五”時期,中國殘疾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城鄉新增181萬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覆蓋面不斷拓展,每年平均有40萬殘疾人參加政府補貼的職業培訓項目。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持續推動殘疾人就業,體現了國家對進一步保障殘疾人民生、促進殘疾人發展的決心。
“十四五”以來,中國出台多項文件促進殘疾人就業。《“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將“幫扶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作為重點任務﹔《“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明確“大力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建立供給充足、載體多元、形式多樣、管理規范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4月8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三年共實現全國城鄉新增殘疾人就業100萬人的目標。
“殘疾人就業不是孤立的一項工作。”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北大學教授許琳認為,教育是殘疾人就業的“根”,完成殘疾人就業目標,要做好職業培訓這項基礎任務。
兩年前,劉正陽從陝西省城市經濟學校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畢業。“作為一所面向殘疾人開展職業教育的特殊學校,學校所教授的內容貼合實際應用。”他說,3年的高等職業教育基本滿足現在工作需要。
5月1日,中國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其中多次提及殘疾人職業教育,明確要“扶持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發展”。
“職業教育十分適合殘疾人、也容易被殘疾人接受。”陝西省城市經濟學校校長張孝如表示,職業教育是個性教育,發展殘疾學生的愛好,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從而用最低的成本快速立足社會。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國約有5.75萬名殘疾學生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近1萬名殘疾學生被高等特殊教育學院錄取。在政策支撐下,殘疾人的高等教育權得到充分保障。
在掌握職業技能后,越來越多殘疾人通過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等形式,實現了就業形式的多元化和就業水平的高質量發展。
“很多行業中,殘疾人可以從事和健全人完全一樣的工作。”全國自強模范、陝西省殘疾人高端培訓就業項目發起人王磊說,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高、數字經濟發展迅猛,衍生了短視頻、電商直播、有聲聽書等適合殘疾人從事的新型行業。
面對新形勢,行動方案提出,組織一批頭部平台、電商、快遞等新就業形態企業對接殘疾人就業需求,每年開發一批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
在陝西省殘聯和西安市殘聯的幫助下,王磊從受年輕人喜愛的文創產業入手,創辦了動漫創意制作培訓基地和公司,產學一體,已培養500多名殘疾人,超七成實現了在本行業高端就業創業,部分收入過萬元人民幣。
在實現城市殘疾人高質量就業的同時,鄉村殘疾人就業成為推動殘疾人實現共同富裕難啃的“硬骨頭”。
“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如期實現,71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脫貧。
既要兜住民生底線,也要提供鄉村殘疾人就業機會,有了穩定就業,鄉村殘疾人才能擺脫返貧的風險。
為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陝西省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於國強表示,目前,陝西省對農村已脫貧和納入防返貧監測預警的殘疾人口開展技能提升行動、助殘就業增收行動、兜底保障和托養照護行動等,合力推進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19年,陝西慧靈心智障礙者服務機構在陝西商洛進行鄉村殘疾人情況走訪,至今已電話或實地走訪1000余戶,並挑選20戶作為試點,開展鄉村殘疾人就業促進工作。
“農村電商、中草藥、畜牧養殖等都是我們在嘗試的行業,目前狀況不錯。”機構負責人蔡景華說,行動方案中關於土地流轉、產業托管等利好政策勢必會推動鄉村殘疾人更充分、更有質量的就業。
邰麗華認為,殘疾人群體和健全人已同步邁進小康社會,現在國家正努力為殘疾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殘疾人一位都不會落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