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財經眼”系列報道之六

勇當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 共繪交通強國美好未來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3年03月12日14:41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人民網《“兩會財經眼”》系列報道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內容,從經濟目標、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等角度,集中採訪一批代表委員、權威專家、行業領軍者,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高速鐵路運營裡程從2.5萬公裡增加到4.2萬公裡,高速公路裡程從13.6萬公裡增加到17.7萬公裡。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5萬公裡。新增機場容量4億人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成績時,用一組實實在在的數據展現了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彰顯了我國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決心。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我國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到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一系列重大決策,釋放出了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積極信號。如今,交通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交通強國的宏偉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是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戰略升級,為今后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近些年,交通運輸領域發展迅猛。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技術水平長足進步,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運輸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實現從“有沒有”到“夠不夠”再到“好不好”的跨越,部分優勢領域躋身世界前列,有力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

五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系統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萬億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和世界級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國綜合交通網絡的總裡程超過600萬公裡。其中,鐵路運營的裡程15.5萬公裡,高鐵裡程4.2萬公裡﹔公路通車的裡程535萬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是17.7萬公裡﹔民用頒証機場達到了254個﹔全國一共有53個城市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有9584公裡﹔農村公路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郵政方面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全國兩會前夕,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編制並且實施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全力抓好保通保暢工作,抓緊推進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建設,著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和保障的水平,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為服務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這五年切實感受到交通越來越便利,出行用時越來越短,各種方式間轉換也越來越順暢。”全國人大代表、雲南交投集團怒江美麗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健表示,特別是在雲南山區,一條高速公路或者一條鐵路的通車,就能給幾十萬老百姓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表示,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均處於世界第一,高速鐵路運營裡程佔世界70%以上,相信今后5年,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將會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處點到交通運輸,既肯定了成績,也提出了要求。”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認為,要繼續發揮好交通運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帶動作用,以大通道建設助力區域合理分工優化發展,重視謀劃西部和東北地區城市群交通運輸體系,實現宏觀尺度上的區域協調,同時把交通作為城鄉雙向流動的首要突破口,提升城鄉交通運輸服務均等化水平。

完善現代物流體系

暢通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

交通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維護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服務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基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經濟發展。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當前發展現代物流體系,需要深化推進物流市場“放管服”改革,加強傳統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升級,支持智慧園區、智能倉儲等建設,推進各類物流資源的協同融合,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積極推進智能化物流設備的推廣應用。支持網絡貨運數字化物流平台發展,推進即時物流、電商快遞、同城貨運等生活物流平台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消費物流需求。

構建新發展格局,物流行業的高效運轉是“雙循環”的重要基礎。《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公路城市物流中心是城市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其數字化改造可以充分提升物流運行效率與質量,促進供應鏈效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是暢通國內國際經濟循環的關鍵,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將大大提升供應鏈效能。”

科技強則物流強、物流興則產業興。在構建現代物流體系的進程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物流融合,加快數字化轉型是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的關鍵抓手。

“未來五年,是中國由物流大國邁向物流強國的關鍵時期。物流強國和物流數字化的背后是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強,數字化創新是制勝法寶。”中交興路董事長夏曙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強大的物流數字化是新型基礎設施的基礎,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近幾年來,交通運輸部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大力推動網約車創新發展,鼓勵平台經濟創新發展。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北站調度車間黨總支書記郅慧表示,建議鼓勵以聚合模式為代表的多種網約車模式均衡發展,鼓勵出租車線上經營,促進網約車產業新舊業態融合發展。“聚合平台既幫助大量中小網約車平台解決獲客難題,同時也有效增加了出行供給,是平台經濟創新發展的結果。”

數據顯示,目前高德打車合作的網約車平台已經超過100家,並與100多個城市巡游出租汽車協會、企業合作,上線巡網融合平台,幫助駕駛員線上接單,助推巡游出租汽車企業數字化升級。

“未來的交通強國,必將建立在高精尖技術驅動的基礎上,離不開各級政府、各類院校、各類企業的協同發展。”T3出行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崔大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數字科技等高新技術的運用,已經讓我國部分城市交通發展插上了數字化升級的翅膀,也讓很多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共繪交通強國美好未來

在彩雲之南,交旅融合體現了生活富裕與生態良好的完美交融。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解決了旅游不走回頭路的難題,將滇西的三江並流、香格裡拉、茶馬古道、蒼洱風光、騰沖火山熱海、怒江大峽谷等旅游資源串連起來,打造了一個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快進慢游”全域旅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讓出行更美好。伴隨著高速公路、鐵路和軌道交通的織密成網、多向通達,高品質交通出行服務變得愈加多彩。”馬健表示,目前怒江美麗公路已經建設完成,設置了11個高品質服務區。同時,麗江的觀光火車、大理到麗江的網紅火車也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體驗。

參加全國兩會是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拉果鄉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第一次來到北京。當了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常年扎在大山裡,這次出遠門難得可以全程體驗“懸崖村”這條越走越短、越走越快的出行路。“過去從村裡到西昌就要兩天 現在隻需4個多小時。”他說。

鐵路是國家戰略性、先導性、關鍵性重大基礎設施,在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芳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五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國家鐵路的目標任務是,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鐵路現代化,勇當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車頭”。到2025年,將基本建成“六個現代化體系”,完成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

同時,以自行車和兩輪電動車為代表的“短交通”,正在成為城市出行的中堅力量。

“作為國民交通出行系統中關鍵的一環,憑借環保與便利屬性,兩輪電動車早已成為全民剛需、無可替代的綠色出行工具。”在雅迪科技集團執行總裁王家中看來,在龐大的用戶規模與銷量基數之上,兩輪電動行業能夠在助推交通強國建設中發揮出更大價值,新能源技術創新將開辟出全新發展優勢。

開路先鋒開新局,昂首向前譜新篇。作為經濟社會的先行官,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交通運輸行業不僅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壓艙石”,還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隨著“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初步實現,一個流動的中國正彰顯出繁榮昌盛的活力。

附“兩會財經眼”系列報道:

之一 提信心、穩預期: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兼顧當前和長遠

之二 適度加力、精准提效:財稅政策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之三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亮麗底色

之四 打造國際合作新優勢:以制度型開放提高吸引利用外資質效

之五 政策優、產業興、人才旺:在沃野上繪就鄉村振興新願景

(責編:魯婧、呂騫)

最新報道

    人民網2023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