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文化資源上“線”入“雲”,旅游項目破“屏”出“圈”

數字科技帶來游玩新體驗

本報記者 康 朴
2023年07月26日05: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游客在洛陽博物館內參觀龍門石窟流散文物數據聚合成果專題展。
  張怡熙攝(人民圖片)

  不用刷卡,不掏手機,在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可以實現掃掌紋進出站﹔浙江杭州地鐵上的智慧窗戶,實時展示地鐵線路和當地美食……眼下正是出游旺季,不少游客發現數字技術加速滲透旅游業,讓出行體驗大不一樣。專家認為,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廣泛應用,旅游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在交通、住宿、景點等方面充分體現。

  

  智慧導覽功能實用

  如今,數字化正加速融入人們旅行的每一個環節。就拿各地博物館來說,數字科技幫助這些熱門打卡地帶給游客更豐富的體驗。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代表性文物西漢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在“數說犀尊”展亮相。數字化手段讓游客從視、聽、觸、互動思考等多維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載的文化價值。

  多地景區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優化服務。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文化遺產數字孿生平台為游客帶來虛實結合的互動式體驗,石刻藝術通過技術手段多元化呈現﹔在浙江潯州古鎮,游客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公眾號、小程序、APP等多種途徑打開智慧導覽系統,在手繪電子地圖上能找到景點、美食、購物點、停車場、廁所等位置,獲取線路推薦、景點語音講解等服務。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的《2022年全國旅游市場服務質量提升報告》顯示,各地以數字化驅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變革,上海推廣“數字酒店掃碼入住”模式,江西出台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推進旅游業“上雲用數賦智”﹔內蒙古建成“游內蒙古”平台,多家景區和文化場館實現預約服務功能。專家認為,各地不斷增加文旅“數字含量”,文化資源上“線”入“雲”,旅游項目破“屏”出“圈”,掀起文旅數字化發展浪潮。

  豐富文旅業態

  張家界的奇峰怪石、桂林的秀麗山水、阿壩黃龍景區的五彩池……這些絕美風光在某國產游戲中都能找到蹤跡。據悉,創作團隊在開發過程中就從張家界、桂林、黃龍等地取景,還聯合景區推出“從駐足到遠行”活動,在景區內設置打卡點,實現跨界聯動,吸引玩家前往旅游觀賞美景。

  “將文化和旅游相結合,既能豐富旅游內涵,又能對外傳播特色文化,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項目總監萬方表示,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為文旅業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專家認為,數字技術賦能文旅,在資源活化、藝術創作、產業整合、創意傳播、沉浸消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游客提供高效能、智慧型、人性化的體驗和服務﹔數字科技還可以豐富文旅業態,煥新內容和場景,助力文旅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政府端、供給端的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腳踏實地謀創新

  旅游業數字化發展勢頭強勁,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旅產業創意、生產、傳播、消費、服務、管理全鏈條。同時,年輕消費群體對升級傳統文旅業態、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抓住數字化浪潮,實現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是業界關注的重點。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認為,大力加強數字化賦能文旅是大勢所趨,但對於旅游企業尤其是中小旅游企業來說,應採用成熟技術,從容面對眼前的市場,別急著趕時髦、亂花錢,做好該做的事情,謀求真正的創新。

  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秘書長孫暉表示,目前涉足文旅產業的企業及機構都在積極應用數字技術,但文旅從業者仍需對數字技術有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既要積極擁抱,也要進行理性思考和選擇,應以解決自身問題、提升競爭力為根本,立足自身的定位、需求和目標,腳踏實地應用數字科技。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帥說,業界應改善文旅產業數字化硬件和軟件設施,著力探索數字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新業態,引導數字文旅健康規范發展,促進數字文旅消費提質擴容。“具體可以從優化數字文旅規劃布局、提高數字文旅平台服務水平、加強數字文旅內容創新等方面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袁勃、衛嘉)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