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制定加速,終結網盤限速

◎顧野靈 本報記者 何星輝
據媒體報道,近日,來自重慶的余先生稱,他的阿裡雲盤賬號近期出現了明顯下載限速的情況。而阿裡雲盤回應稱,目前發現該用戶不存在限速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排查。
盡管真相未明,但此事再度引發公眾對於網盤限速問題的關注。在“無差別速率”自律公約推出近兩年后,網盤限速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8月上旬,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限速暴露發展短板
第三方研究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個人網盤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有59.5%的受訪者關注網盤的傳輸速率。
近年來,不斷上升的網盤用戶量,讓網盤服務商在人力、服務器、帶寬等運營成本大幅增長,因此,一些網盤服務商開始試水付費會員模式,通過在速率上做文章倒逼用戶付費使用。
2019年,百度網盤方面曾公開解釋稱,為用戶提供免費的空間內存需要持續支出高額的成本,如果將下載速度完全開放,會給百度網盤造成更大的帶寬成本支出。為了控制產品的運營成本,才對非會員的下載速度進行限制。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分析,網盤產品限速通常是通過控制上傳和下載的速度來實現的,這些限制通常基於技術手段實現,例如對上傳和下載流量進行限制、對單個文件的上傳和下載速度進行限制等。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網盤市場盈利模式單一、創新動力不足的發展短板。
無疑,單純以限速倒逼用戶付費,貌似短期獲利,卻不利於網盤市場的長期發展,因為影響用戶體驗、不得人心。
自律公約不具剛性約束力
隨著人們對數字信息的存儲需求日益增加,個人雲端存儲的網盤成為多數人的剛需。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個人網盤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11月,個人網盤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超1億,而高達13.1億的手機上網用戶規模為個人網盤業務發展提供了龐大的潛在用戶基礎。
網盤限速事關廣大互聯網用戶使用網絡服務的獲得感,更關乎我國信息通信服務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021年,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要求網盤企業在同一網絡條件下,向免費用戶提供的上傳和下載的最低速率應確保滿足基本的下載需求。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信通院組織國內主要網盤企業制定並簽署《個人網盤服務業務用戶體驗保障自律公約》,包括百度網盤、騰訊微雲、天翼雲盤、和彩雲、阿裡雲盤、迅雷雲盤、360安全雲盤和網易網盤等在內的首批8家網盤企業承諾推出“無差別速率”產品。
但時至今日,網盤限速這樣的老話題,為什麼再次成了熱點?盤和林表示,自律公約推出后,網盤企業落實情況各不相同,大多數企業形式上落實了相關承諾,但由於是自律公約,約束性較弱。“未來,工信部或將加強對網盤企業的監管和督促,確保其遵守自律公約並提高用戶體驗。”
將自律公約轉化為行業標准
2021年,阿裡雲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個人雲產品。阿裡雲官方曾宣稱,無論用戶是否付費,用戶的上傳下載均“不限速”,其5G下載速度可達50—100MB/秒。
“不限速”成了阿裡雲盤最大的賣點。用戶期待的是,阿裡雲盤能以技術創新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同時突破網盤市場單一的會員收費模式。
然而,網盤限速的現象並沒有因此絕跡。至今,對網盤限速的吐槽,在網絡上時有所見。究其原因,盤和林說,關於限速是否符合相關法規和行業規范,需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如果網盤產品在限制速度時沒有事先告知用戶或者未經用戶同意就進行限制,那麼就可能違反了相關法規和行業規范。此外,如果網盤產品在限制速度時存在歧視性做法或者對某些用戶進行特別限制,也可能會違反相關規定。“當然,部分用戶也可能是因為自身網絡性能,比如路由器性能不足導致下載速度受限。”盤和林說。
至於如何終結網盤限速的現象,盤和林認為,從技術上,可以採取措施加強技術研發,提高服務器性能和穩定性,以適應更高的傳輸速度和更多的用戶請求,同時優化網絡架構,提高網絡傳輸的效率和穩定性,以保障更高的上傳和下載速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用戶引導,提高用戶對於網絡傳輸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減少對其他網絡應用的干擾。網盤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用戶反饋機制,及時了解用戶需求和反饋,不斷優化網盤服務,提高用戶體驗。“當然更主要的是,要加強約束機制,可以由部門牽頭將自律公約轉化為規則、標准,拿出統一的網盤限速解決方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