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3一帶一路

重慶興隆場編組站:編得萬組“游龍” 助中歐班列暢聯四海八方

人民網記者 胡虹 實習生 徐舒婕
2023年08月14日15:54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重慶興隆場編組站:編得萬組“游龍” 助中歐班列暢聯四海八方

一道光亮,劃破了黑夜深處,遠處火車鳴笛聲,一聲近過一聲。

“興隆場站,45102次接近。”

“45102次興隆場站II場5道停車。”

“45102次進興隆場站II場5道停車,司機明白。”

駕駛艙內,接到指令的列車駕駛員江彤駕駛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提前控速,緩慢地在軌道上行駛。一轉彎,前方驟亮,兩排橋燈,照亮整個興隆場編組站下行到達場的各條股道(火車站內帶編號的軌道,用於確定列車停靠的具體位置,包含正線和到發線)。

夜幕中繁忙的重慶興隆場編組站。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重慶興隆場編組站隸屬於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興隆場車站,是銜接襄渝線、蘭渝線、渝懷線、成渝線、川黔線、成遂渝線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鐵路樞紐,承擔著國內多條鐵路干線貨物列車以及中歐、中老、中越等國際班列的列車解體、編組任務。

在這裡,每一趟中歐班列都要經歷到達、解體、集結、編組、出發的過程,每一道“工序”,都關系著一趟中歐班列是否能安全順暢地將貨物運往目的地。

編組站“最強大腦” 每天解編295列列車

重慶興隆場車站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 重慶興隆場車站供圖

8月3日晚10:20,暴雨將停,夜幕已深。

興隆場車站辦公大樓內的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如往常一樣人聲鼎沸。

這裡是興隆場編組站的“大腦”。這裡,繁忙得分不清白天黑夜:電話不停響起,對講機不斷傳來作業請求,工作人員飛速地下達每個指令……

興隆場編組站是全國路網性編組站之一,也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長達近8公裡的站場內,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線路。在調度指揮中心的指揮下,上下行到達和出發場的54條股道上,列車不斷在停靠運行﹔站內兩個自動化駝峰(用來解體車列的一種調車設備),有序地進行解體作業﹔編組場69條股道上,貨車正在集結……

這一運行場景同步到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的數字化大屏后,轉變成了密織的線路和不斷閃爍的紅綠燈信號。

興隆場編組站。 重慶興隆場車站供圖

調度員張磊目光緊緊鎖定在座位前4塊屏幕上的運行線條上,精准分析鼠標所到之處的站場股道運行情況,腦海裡開始不停“排兵布陣”。

“貨物列車在編組站要經過‘到達、解體、集結、編組、出發’5個環節,其對應的是到達場、駝峰、編組場、出發場等作業場景。”張磊介紹說,他和搭檔歐正平、顏其學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解體、集結、編組的計劃編制。

“老張會利用智能系統初步篩選出符合中歐班列運輸條件的車體,並根據中歐班列時刻要求倒排各階段解體編組計劃。我就根據他的計劃,負責安排調車機將列車從尾部推上駝峰進行解體作業。”負責上行到達場調度的歐正平告訴記者。

峰頂平台的工作人員根據調度員編制的調車作業通知單,提開車鉤,對列車進行解體。車廂順著駝峰的坡度,依次溜放,而道岔也會按照調度指揮快速轉換,讓車廂滑進指定的調車線,讓符合中歐班列運輸要求的車廂在指定線路集結。調車員對車輛狀態進行檢查,並把它們連挂在一起,完成重新編組。

“然后,調車機車會把編組好的車輛拉到出發場。到達出發場后,接上本務機車,值班員就給信號發車。”歐正平介紹說。

張磊在興隆場車站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進行調度。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簡單來說,我們的工作就是精確掌握全站日班計劃、到重卸空(到達的重車和卸空車)等信息,根據車流變化隨時組織協調各單位、部門開展工作。”張磊語氣輕鬆,但高強度的任務和精細的工作流程卻一點不能馬虎。哪趟車開行速度慢了、哪台機車可以優先放行、哪個作業區域需要及時做好緊密銜接,都必須了如指掌。

“調度員必須要合理編制調車作業計劃,組織有效車流上線運行,保証駝峰解體、峰尾編組的安全高效﹔要與調度所、各場車站值班員、駝峰調車區長溝通聯系,以保障車流接續合理、暢通無阻。”興隆場車站調度車間主任晏磊說,“所以,張磊班組和其他三個班組的調度員,被稱作編組站的‘最強大腦’”。

現在,興隆場編組站平均每天有140個車流去向組號匯集於此,500多列列車在這裡到達出發,295列列車在這裡編組解體。調度指揮中心四個班組24小時堅守,不間歇運轉,讓南來北往、東奔西行的物資在這裡順利集結編組,再發向世界各地。

每天步行20余公裡 9年時間辦理量翻兩番

調車員認真瞭望進行推送連挂作業。 重慶興隆場車站供圖

整個編組站能高效運作,除了“大腦”下達正確指令,更依仗運轉車間戶外作業的每一個工作人員。

興隆場編組站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境內,佔地5200余畝,上下行場各2600余畝,共有9台調車機、150名工作人員執行編組解體作業,黃忠永就是其中之一。

見到黃忠永時,正值烈日當空,他通過股道間的安全道朝著記者走來,一身黃色的工作服反射著太陽光,襯得皮膚黝黑。人還沒走近,身上的對講機就響起來。

“黃主任,請到6調來。”

“明白,馬上到位。”放下對講機,人也走到跟前。

“6號調車機作業區域在呼叫,我得馬上過去,要不我們車上說?”跟他坐上轉場的電瓶車,黃忠永打趣說:“知道你們小姑娘怕晒黑,我才開車過去,平時從股道間穿行過去,要快得多。”

黃忠永是興隆場編組站運轉車間的值班主任,主要負責編組站上行場的運轉工作,包括解體、編組列車和貨場取送車等。

調車員彎腰將貨車間的風管拉開。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電瓶車行駛在站場邊的馬路上,雖然有風,也抵消不了烈日的炙烤。在路過上行“拉風”作業點時,看到穿著長袖戴著線手套的調車員穿行在股道和列車間。“大熱天他們也不敢穿短袖,不是怕晒,而是防止被車輛上溫度過高的金屬扶手燙傷。”黃忠永解釋道。

“列車解體編組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拉風’。一列中歐班列最多的有55節貨車,要逐一彎腰將貨車中間的拉風杆拉開,排出制動缸內余風,使車輛緩解,再彎腰將兩節貨車間連接的風管拉開。”黃忠永介紹,這兩個動作看似簡單,但一天重復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

以一個工作人員為例,白班工作10小時,要完成近10列550余輛貨車的“拉風”作業。平均1趟車走2公裡,一天就是20余公裡,彎腰1200余次。“上夜班時就更辛苦,夜間大部分客運列車停駛后,貨車會集中到達,他們一刻也不能停歇。”

“拉風”后的列車被推向駝峰,由駝峰工作人員進行駝峰提鉤作業。

“這需要在列車移動過程中進行動態作業,危險系數高,作業難度大,是力氣活。”黃忠永說,如果一個白班10小時解體貨車近10列550余輛,則提鉤人員需要用力揮動手臂近200次。

調車員進行駝峰提鉤作業。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你們問我平時主要做什麼?我就是在整個上行場覆蓋的范圍巡查。”黃忠永說,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承包了2600余畝地,每天在這片土地上“溜達”。

“但他有‘溜達’的狀態,卻不能有‘溜達’的心情。”同行的興隆場車站運轉車間主任萬江平笑道。

萬江平介紹說,興隆場編組站承擔著服務“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的重任。興隆場編組站的前身是重慶西編組站,2014年7月30日,興隆場編組站全面開通運營。“從2014年有全年數據以來,截至2022年底,興隆場編組站年辦理量從169萬輛上升到629萬輛,9年時間幾乎翻了兩番。”萬江平說。

日均辦理貨車近2萬輛 從這裡聯通世界

興隆場編組站編組場。 龍帆攝

2023年6月30日,興隆場編組站擴能改造工程順利完工。此次改造在下行編組場增加了9條編組作業線,鋪設軌道約11公裡,並增設了調車信號機、聯鎖系統等設施,大幅提升了興隆場編組站國際班列運力。

2022年,興隆場編組站累計發送中歐班列991列,是2011年的58倍。2023年上半年,已發送中歐班列523列。

“叮叮叮……鐺鐺鐺……”鐵錘敲擊鋼鐵的聲音夾著熱浪回蕩在列檢作業場。

正午是最晒的時候,編組站列檢作業場地表溫度接近50攝氏度,停留在作業場上的火車車廂晒得發燙,檢車員劉子坤和另外2名同事揮舞著點檢錘,在車輛間來回穿梭,對每趟在編組站編組完畢、開車之前,或到達后、尚未解體之前的列車進行技術檢查。

劉子坤正在對中歐班列進行列檢。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劉子坤介紹說:“中歐班列車型檢查重點主要在車體下部組件,需要仔細敲擊部件,聽音辨別部件是否存在問題,如遇問題部件要及時處理,並再次確認修復后的部件狀態良好。無法現場修復的,我會立即上報給值班員,以保証每趟貨列能安全行駛。”

“興隆場編組站擴能改造工程后,總辦理能力可提升10%左右。”重慶興隆場車站高級工程師吳建波介紹,有這樣的運力,得益於編組場樞紐一體化智能系統,更得益於興隆場的地理優勢。

“依托旁邊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開闊的地理優勢,興隆場編組站和團結村集裝箱中心站一路相連,這樣的樞紐集成度,非常少見。”所以,不管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還是中歐班列的跨境列車,在裝箱之后很快就能完成編組,班列開行時效性大大提高。

2011年3月19日,首列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的國際列車在團結村車站探索開行,拉開了中歐班列聯通亞歐大陸的序幕。從此,中歐鐵路集裝箱班列打通了我國西向通道,帶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經貿交流,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沿江班列、中老班列、中越班列也從興隆場車站始發開行。

截至目前,編組場共有69條編組作業線,日均辦理貨車19325輛。今年7月22日,創下了日最高辦理23068輛的紀錄。

對此,調度指揮中心的2位年輕值班員況武強和江蕊杉感受頗深。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對講機、電台等設備與調度所、司機、臨站溝通聯系,還要向信號員、聯控值班員、調車區長安排工作、溝通計劃,每個班要不停說話。”況武強說,繁忙的時候,場內會有五六趟列車需要同時辦理,每趟列車前后要發出近十項指令,經常會遇到兩個電話各夾在一個耳朵上,另外還有一個電話也在響的情況。

“這工作也說不上難不難,很多操作、意識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看到行車日志上有無調中轉列車,就想到預留股道﹔接到專用線取送車作業計劃,就想到通知道口﹔聽到司機呼叫,眼睛比腦子反應還快,不自覺地就滿屏幕尋找車次……”27歲的江蕊杉年紀不大,但工作經驗已非常豐富,“看著電子屏上一趟趟列車從車站安全駛出,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北碚站,襄渝上行線X8013次預告。”

“確認VI場5道X8013次開行北碚方向進路准備好了。”

“X8013次司機,VI場5道北碚方向發車。”

……

8月6日10:03,隨著江蕊杉開車命令下達,一列滿載電腦、IT器材、汽車配件、日用百貨等物資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編組場。它將運行至四川廣元,再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送往歐洲國家。

從興隆場編組站出發的中歐班列。 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10年來,經興隆場編組站開行的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國際鐵路班列超過1.5萬列,中歐班列(成渝)運行線路拓展近40條,聯通國內30余座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100余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118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興隆場編組站作為國際貨運班列開行路上的重要節點車站,將繼續接納南來北往的列車,從這裡重新排列組合,駛向世界各地。

(責編:郝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