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料加工貿易快速增長 專家: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人民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栗翹楚)近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出料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為34.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48.9%。其中,出口15.9億元人民幣,進口18.7億元人民幣,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17%和206.3%。
何為出料加工貿易?根據海關總署2016年發布的《關於出境加工業務有關問題的公告》中解釋,出境加工貨物的出口和復進口應在同一口岸,企業填報出口貨物報關單,監管方式為“出料加工”﹔而“出境加工”則是指我國境內企業因生產所需,將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包裝物料等提供給境外生產企業,借助境外勞動力開展加工或裝配后,再將制成品復運進境。
近日,在威海某機械公司內,一批2040個滾柱滑軌在韓國進行熱處理加工后復運進境,在經威海海關驗放后,即被企業根據訂單計劃發往國內其它工廠,繼續投入到大型機床生產中。
“通過‘出境加工’模式,公司委托境外企業加工,不僅節約了進口稅費,還進一步解決了技術工藝的難題,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公司總經理崔鐘根表示,運用該模式后,企業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生產成本預計降低10%以上,對提升企業競爭力有很大幫助。“每年出境加工的貨值大概在6000萬元,為我們節省稅費成本約700萬元。”
“‘出境加工’可以讓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時間、成本等方面實現了減負賦能。”威海海關保稅監管二科科長喬學杰介紹,自開展“出境加工”業務以來,威海海關已為轄區企業辦理出境加工電子賬冊10本,備案貨值7.69億元。
從海關數據可以看出,出料加工貿易增速迅猛,主要因為這一貿易方式剛剛興起,基數較小。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戴覓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出料加工貿易從交易商品范圍和貿易伙伴范圍來看都還比較有限,增長雖然迅猛,但總量還很小,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近日,寧波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把一批汽車零部件打包后運往荷蘭,由國外企業進行電鍍加工,再復運進境用以企業生產。
“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大力發展,對產品品質和要求也不斷提高。採用出料加工貿易方式,可以利用境外技術,給我們帶來了極大便利。這次我們總共備案了50萬個產品,隨著后續訂單量的穩定,預計將會有更多的產品通過出料加工這種‘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方式進出口。”該公司銷售負責人說。
“從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兩頭在外’,到出料加工的‘兩頭在內’,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越來越向上游延伸,由最初的負責下游組裝逐步過渡到中上游的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雙循環’戰略下國內市場越來越重要,需要更好地利用外部資源來為國內市場服務。通過出料加工,我國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或者勞動力資源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實現國內外在價值鏈不同環節上的優勢互補。”戴覓說。(實習生呂婧暄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