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開啟新征程 我國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迎來新機遇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3年08月29日09: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前不久,一列滿載著太陽能光伏組件、風車支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中豫號)從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緩緩駛出,經阿拉山口,開往萬裡之外的德國漢堡。

十年來,中歐班列(中豫號)越開越密、越跑越快,累計開行超8000列,業務網絡遍布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形成了多站點、多線路、多口岸的國際多式聯運物流網絡。

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是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必然要求。近日,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推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推動交通物流提質增效升級,更好服務支撐實現“物暢其流”。

多位專家對此表示,《意見》指明了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對於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多式聯運打通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動脈”

部分民航、鐵路企業合作推出了“空鐵聯運”產品,旅客可以一鍵下單,一次購票。

重點港口拓展“門到門”全程一體化服務,探索創新“一單聯運”業務。

重慶、成都、義烏、武漢等地依托中歐班列開展鐵路運單物權憑証功能和融資模式探索。

近年來,圍繞“一票制”“一單制”“一箱制”,各類模式的多式聯運在我國各地不斷探索創新。

“綜合運輸服務‘一票制’‘一單制’‘一箱制’發展,是推進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重要載體,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內涵。”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表示。

據韓敬華介紹,“一票制”就是要實現旅客出行“一次購票、一次支付、一証(碼)通行”,不斷改善出行服務體驗﹔“一單制”就是要實現貨物多式聯運“一張單証,一次委托、一次結算、一次保險、全程負責”,推動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一箱制”就是要實現“不換箱、不開箱、一箱到底”,依托集裝單元提升轉運作業質效。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鄭平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積極推進“一單制、一箱制”,不斷提升我國多式聯運服務效能,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是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有效抓手。”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劉昕表示,多式聯運具有產業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可以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是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重慶市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探索試點多式聯運“一單制”,簽發鐵海聯運“一單制”提單,實現“一次委托、一單到底、一次保險、一箱到底、一次結算”。

截至2023年7月,重慶市累計簽發鐵海聯運提單、國際鐵路提單超9700票、貨值約44.6億元。

多措並舉、統一部署

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迎來新機遇

一直以來,我國都高度重視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工作。自2016年以來,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啟動了4批次、116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圍繞設施互聯、信息互通、模式優化等,著力推進多式聯運創新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在2023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再次強調要推廣“一箱制”。

2023年3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要求開展貨物多式聯運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組織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並首次提出要深入研究推廣“一箱制”模式。

鄭平標表示,這些政策出台和項目實施為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實踐基礎。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佔山告訴記者,如今,隨著《意見》的印發和實施,標志著集裝箱運輸“一箱制”已上升為國家頂層戰略,將長期指導行業發展。

劉佔山指出,集裝箱運輸“一箱制”是基於當前我國跨運輸方式銜接系統性和制度性成本較高等問題所提出的一種符合運輸市場發展需求的新模式,其內涵是指集裝箱在不同運輸方式間轉運時“中途不換箱”、“全程不開箱”,實現“一箱到底”。

其中,“中途不換箱”要求不同運輸方式集裝箱適配性一致,轉運過程僅對集裝箱單元進行吊裝作業,無需對箱內貨物進行掏箱、換箱﹔“全程不開箱”要求僅在起運地和目的地對貨物進行查驗,運輸途中無需開箱對貨物進行二次查驗。

劉昕則表示,實現“一單制”“一箱制”必須要推動信息互通、規則聯通、運輸暢通、要素融通,是對運輸鏈全要素升級、轉型和再造,是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系統性創新變革,對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有重要的支撐保障和先行引領作用。

破除難點 解決痛點

六個方面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國“一票制”“一單制”“一箱制”發展雖取得初步成效,尤其以鐵水聯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集裝箱運輸“一箱制”得到快速發展。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477萬標箱,同比增長9.2%。

然而,我國多式聯運發展仍存在數據信息不共享、服務產品不豐富、制度規則不銜接、保障機制不健全、經營主體培育不到位等問題。

對此,韓敬華表示,《意見》將從六個方面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水平:

一是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加快多式聯運數據開放,支持多式聯運信息集成服務發展,推廣應用標准化多式聯運電子運單。

二是推進國際多式聯運單証應用創新,加快國際多式聯運提單推廣應用,推動國際多式聯運電子提單發展。

三是拓展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功能,探索賦予多式聯運單証物權憑証功能,探索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金融保險服務,優化多式聯運“一單制”通關監管。

四是健全多式聯運“一箱制”服務體系,完善“中途不換箱”合作機制,優化“全程不開箱”流程管理,提升“一箱到底”服務能力。

五是大力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鼓勵骨干企業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引導多式聯運相關企業加強協同協作。

六是完善多式聯運標准規則,健全多式聯運“一單制”標准,推進多式聯運服務規則銜接。

劉昕表示,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就是要通過推廣標准化單証、促進信息數據互聯互通、拓展單証服務功能、培育骨干多式聯運經營人等政策措施組合拳,促進多式聯運提質擴面,進一步釋放多式聯運降本增效作用,切實為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物流降本增效貢獻力量。

2018年,為深入服務外貿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寧波舟山港集團率先在“渝甬通道”運營平台與多家主流船公司簽訂海鐵聯運全程運輸協議(海鐵聯運CCA協議),明確“渝甬通道”海鐵聯運運輸的客戶,均可在重慶實現本地訂艙、提單簽發、箱源互用,正式開啟多式聯運門到門“一單制”運輸,實現港口+物流的發展新模式。

截至目前,“渝甬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已累計開行1500余班,服務重慶及周邊地區企業超300家,完成全程運輸重箱量超4萬標箱。

此外,針對多式聯運“一單制”推進過程中存在的信息共享難等問題,《意見》提出完善鐵路、道路、水路等企業數據市場化開發機制,明確各種運輸方式數據開放內容,鼓勵支持鐵路、道路、水路及第三方物流骨干企業向多式聯運信息集成服務商轉型發展﹔同時,引導國內公鐵聯運、鐵水聯運使用標准化運單,進一步探索陸海空多式聯運運單統一,研究構建連接生產流通、串聯物流貿易的供應鏈服務平台。

韓敬華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完善制度標准,強化政策支持,組織開展試點示范,為“一票制”“一單制”“一箱制”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快推動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