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
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發表《約翰內斯堡宣言》,強調鼓勵金磚國家同其貿易伙伴在開展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時使用本幣的重要性,且責成各國財長、央行行長們研究金磚國家本幣合作、支付工具和平台等問題,並於下次領導人會晤前提交報告。金磚國家此次積極推動本幣結算合作,讓“去美元化”再次成為國際熱點議題。
全球對美元霸權由不滿走向不信任
長期以來,美國利用美元霸權轉嫁國內債務風險和“收割世界”的做法,引發很多國家不滿。
由於美元是債務計價貨幣且缺乏內外債務風險隔離機制,所以美國能借此將國內債務風險轉嫁給國際債權人,這是美元霸權肆意侵佔債權人利益的典型表現。美國還可以通過利率、匯率變化來收割全球,彌補國內債務。美國在政策寬鬆時期會制造巨量流動性,對外輸出低息美元,在發展中國家制造資產泡沫,之后持續激進加息引導全球資金快速回流,形成巨大的“美元潮汐”收割發展中國家。“美元潮汐”周期性發生,導致世界經濟危機頻頻爆發,比如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國依靠霸權地位把美元從資產貨幣轉變為債務貨幣,通過不斷透支未來滿足現實需要,導致美國國債規模日益高企並屢次突破債務上限。2023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關於聯邦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國會第103次調整債務上限。目前,美國聯邦債務規模上限約為32萬億美元,佔其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已超過120%,相當於每個美國人負債9.4萬美元。龐大的美元國債規模讓美國違約風險直接上升,引發全球不信任。7月30日,日本所持一筆價值2842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到期后未能及時償付,動搖了全球對於美元國債作為最安全避風港的信心,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將美國長期美元債務評級從AAA下調至AA+。
最重要的是,美元“武器化”讓各國對美元這一“制裁貨幣”產生嚴重不信任。2001年“9 11”事件后,經濟和金融制裁成為美國解決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滯脹等一系列問題的首要工具。《紐約時報》將美國稱為“制裁超級大國”。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2021年制裁評估報告》,自“9 11”事件以來,美國實施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制裁呈爆炸性增長,制裁對象由2000年的912個增至2021年末的9400多個。特別是在俄烏沖突中,美國對俄羅斯發起了規模空前的金融制裁,限制俄羅斯主權債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制裁俄羅斯央行,凍結其外儲資產,切斷金融交易,將7家俄羅斯銀行剔除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等。美元“武器化”直接削弱了其國際貨幣基本功能,引發國際社會不安,各國對美元資產不信任感激增。
“去美元化”進程由“獨唱”走向“合唱”
盡管美元在全球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肆意透支美元霸權必然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歷史進程。其中,一些飽受美元霸權制裁的國家,如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等是“去美元化”行動的主要經濟體。從2012年開始,伊朗在國際石油貿易中採用本幣結算、易貨貿易、石油換黃金等多種結算方式。俄羅斯則與多國簽署石油貿易本幣結算協議,2022年為反制裁將天然氣等基礎產品與盧布和黃金挂鉤,並用加密數字貨幣進行油氣產品的跨境支付。2018年委內瑞拉宣布以歐元、人民幣、俄羅斯盧布等貨幣為石油定價。
目前,全球採取多種方式推進“去美元化”進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年7月發布的報告,全球110個國家已採取一種或多種形式“去美元化”。在國際儲備方面,各國央行正在加快增加黃金儲備。全球各國央行2022年黃金淨購入量達1136噸,創下1950年以來的最高年度需求紀錄,2023年對黃金的需求量仍在大幅攀升,2023年第一季度購買量同比增長176%。在數字貨幣方面,全球151個國家的央行已經推出或正在研究推出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成為“去美元化”的新生力軍。在結算方式方面,多個新興經濟體在貿易結算領域推進本幣結算。比如,印度與馬來西亞協商使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中國和巴西已達成本幣結算協議,兩國貿易結算基礎將從美元轉向人民幣-雷亞爾。在結算渠道方面,全球已建立30多個可繞開美元的結算體系。其中,俄羅斯建立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和中國建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都具有跨境結算能力,而歐洲的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與伊朗建立的貿易互換支持工具(INSTEX)可實現貨物跨境支付而貨款不出境。
同時,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在結算方面也在嘗試“去美元化”。在本幣結算方面,東盟在探討如何減少金融交易對美元、歐元的依賴,轉向當地貨幣結算,還在與中日韓共同簽署的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特別修訂稿中增加了本幣出資條款。在結算渠道方面,金磚國家為了降低對美元跨境支付結算的依賴,通過整合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的銀行卡支付系統,簡化金融機構跨境支付程序,建立了金磚國家支付系統(BRICS-Pay)。
推動形成世界貨幣多極化格局
目前,全球貨幣體系呈現出碎片化趨勢,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等貨幣日趨活躍,美元在國際支付結算市場中的份額有所下降。需要看到的是,美國是世界頭號金融大國,“去美元化”進程最終要實現世界貨幣多極化格局目標,將會是一個長期過程。在美元霸權下,要催生世界貨幣新秩序,仍需凝聚更多國際共識和力量。
一是發揮主要國家和區域性組織的核心推動示范作用,在全球某些區域構建多元貨幣區。比如,在上海合作組織覆蓋的歐亞地區,在俄羅斯、伊朗、中國等推動下,就有條件形成以多元貨幣為基礎的本幣合作區域。此次金磚國家約翰內斯堡峰會完成擴員后,金磚國家GDP佔全球總值的28.99%,成員囊括了全球最主要的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金磚國家間貿易與能源結算若能“去美元化”,將推動全球多元化貨幣體系變革加速形成。
二是加強和完善非美元跨境支付結算等國際基礎設施建設。應穩步推進人民幣CIPS、歐盟INSTEX、俄羅斯SPFS等跨境支付系統擴容,鼓勵開展非美元跨境支付系統間的對接合作,鼓勵加快金磚國家支付系統(BRICS-Pay)跨境支付能力建設,逐步瓦解美國操控的SWIFT獨霸局面。同時,要在能源和大宗商品等關鍵領域大力推動“去美元化”進程,可通過貨幣互換、美元國際儲備與對方美元債務置換等方式,推動沙特、伊朗、俄羅斯、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能源和大宗商品生產國使用本幣和人民幣結算,讓“石油-美元”綁定體系逐漸鬆解。
三是充分發揮國際數字貨幣的創新作用。由於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存在內在缺陷,超主權貨幣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隨著數字貨幣應用不斷成熟,超主權的“世界貨幣”可能會以某種形式呈現,並成為國際貨幣治理體系的新核心。此外,在各國央行積極發行數字貨幣基礎上,可以通過“數字貨幣橋”項目實現雙邊或多邊跨境交易。
(作者:黃啟才,系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