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文旅+”新業態顯活力 文旅市場消費動能持續釋放

王紹紹
2023年09月13日20: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期,各地文旅市場復蘇提速,“特種兵旅游”“Citywalk”盛行,各大旅游景區、鄉村景點人頭攢動,不少博物館一票難求,客流量大量增加。

“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意義重大。要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激發新動能、形成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再上新高度,把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提升為‘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的高度,既有量的基礎,又有質的保障。”在首屆(2023)黨媒助力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研討會暨報業傳媒與視頻平台合作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表示。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今年暑期,旅游市場復蘇繼續提速,多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旅游收入達1.21萬億元。

文化旅游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文明交流的重要力量。入夏以來,安徽黃山市實施“旅游+”“+旅游”,促進生態、文化、美學、鄉村、旅游價值轉化,豐富多元化、高端化文旅產品。截至8月25日,黃山旅游營業收入8.37億元,同比增長291.09%﹔實現淨利潤2億元,同比增長216.6%,營收創中期業績新高。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張明新表示,隨著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市場不斷發展,我國文旅消費需求呈現明顯升級趨勢。供給側的經營主體緊跟文旅消費升級新趨勢,打造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推出符合游客口味的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激發了文旅市場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山東泰安強力推進文化旅游“串珠成鏈”和轉型升級,優化提升文旅發展環境,打響做靚文旅品牌,做優文化旅游特色名片產業,促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泰安市接待國內游客3333.25萬人次,同比增長45.75%﹔國內旅游收入346.43億元,同比增長52.06%。

相關數據顯示,近期,文旅市場復蘇動力強勁。穩開高走,產業景氣由交通、住宿、餐飲等為代表的上游業態,向購物、娛樂為代表的下游業態全面擴散。國內旅游消費訂單較2019年同期實現較大增長。各地自駕游蓬勃發展,夜間文旅消費、體育消費持續升溫。“親子游”成為消費主力。不少熱門演出場所一躍成為當地旅游市場的熱門打卡地。各地住宿設施入住率提升,客流分布由主要客源城市向眾多遠程目的地全域擴散。

近日,北京市順義區“夏日懶人節”圓滿落幕,活動持續44天,客流量達197.4萬人次,累計銷售額達1.63億元,實現客流、銷售雙增長。活動舉辦期間,共開展現場演藝、親子互動、主題市集等系列活動80余場﹔同期舉辦了深夜食街活動,進一步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提升消費氛圍。

“白天游景區,晚上看演出、逛夜市,已成為人們對文旅消費的新期待。”業內專家認為,多業融合打開了文旅消費更廣闊的天地,豐富了夜間經濟新場景。

今年,為推動文旅產業復蘇,深度激發經濟潛力,南寧市掀開了新一輪“夜經濟”的發展熱潮。“南寧之夜”是南寧首個集娛樂,演出,美食,購物,沉浸式體驗於一體的夜游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自開街以來,“南寧之夜”憑借豐富的文旅資源、特色的精彩演繹及眾多網紅打卡點吸引了海量游客的到來。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南寧之夜”接待客流量達700萬人次,再上新台階。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視頻平台在文旅融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些視頻平台為用戶提供豐富多元、優質有趣的內容,同時也為傳統媒體和文旅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支持力度,深化與媒體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富有影響力、高品質的文旅內容,提升用戶體驗,推動文旅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

業內專家表示,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對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傳承起著重要作用。未來,文化和旅游的高質量融合振興也需多方共同努力,加大文旅宣傳力度、培養文旅融合型人才、持續創新突破、充分利用視頻平台助力報業與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走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以實現“文旅+”“+文旅”的全面發展。

(責編:喬業瓊、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人民銀行:二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449.21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初步統計,2023年二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49.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406.25萬億元,同比增長10.5%﹔証券業機構總資產為13.76萬億元,同比增長5%﹔保險業機構總資產為29.2萬億元,同比增長9.6%。 金融業機構負債為410.48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銀行業機構負債為37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証券業機構負債為10.45萬億元,同比增長4.3%﹔保險業機構負債為26.39萬億元,同比增長11.2%。…
自然資源部發布第四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楊曦)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的通知》(第四批)(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路徑、典型模式和后續工作重點,並向各地推薦11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通過典型示范引領進一步推動實踐探索,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 11個典型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市推動西溪濕地修復及土地儲備促進濕地公園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浙江省安吉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江蘇省常州市鄭陸鎮整理資源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福建省南平市推動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山東省東營市鹽鹼地生態修復及生態產品開發經營案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鹽湖”發揮自然資源多重價值促進生態產業化案例、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城市“綠心”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六堡茶產業賦能增值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石漠化綜合治理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天山花海一二三產融合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生物多樣性補償案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