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促進黃淮海玉米高產
2023年09月14日08:55 |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於文靜)玉米增密種植是增產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來,我國科研人員研究推廣玉米密植精准調控技術,在提升單產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將加快在黃淮海主產區推廣應用。
這是記者13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了解到的消息。
中國農業科學院“黃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調控高產技術”現場觀摩交流會13日在河南省漯河市舉辦。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表示,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要面向農業主戰場,破解產業發展問題,推進先進科技成果落地應用。玉米密植精准調控技術在黃淮海地區的推廣應用成效明顯,增密、滴灌和精准調控有效破解制約單產提升的瓶頸。要加快該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展示示范試驗成效,帶動實現玉米大范圍大幅度均衡增產。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
據了解,玉米密植精准調控高產技術是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的核心技術,以密植為技術核心,水肥精准調控為植株全生育期營養和抗倒伏提供保障,系統集成土地精細耕整技術、種子精准包衣技術、導航單粒精播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精准化控與病虫草害防控技術、機械精准收獲技術。
2023年以來該種植技術在河南省16個縣進行整建制推廣,推動玉米種植密度由畝均4200株提升至5000株至6000株,同時有效緩解黃淮海夏玉米生產季內頻發的階段性干旱、高溫、澇漬等危害。
據悉,在此次會議期間,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農科院作科所、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三方簽訂了河南省玉米密植精准調控高產技術推廣合作協議,加快該技術在河南推廣應用。
(責編:王震、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人民銀行:二季度末金融業機構總資產449.21萬億元
-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初步統計,2023年二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49.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406.25萬億元,同比增長10.5%﹔証券業機構總資產為13.76萬億元,同比增長5%﹔保險業機構總資產為29.2萬億元,同比增長9.6%。 金融業機構負債為410.48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銀行業機構負債為37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証券業機構負債為10.45萬億元,同比增長4.3%﹔保險業機構負債為26.39萬億元,同比增長11.2%。…
- 自然資源部發布第四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楊曦)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的通知》(第四批)(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路徑、典型模式和后續工作重點,並向各地推薦11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通過典型示范引領進一步推動實踐探索,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 11個典型案例分別是:浙江省杭州市推動西溪濕地修復及土地儲備促進濕地公園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浙江省安吉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江蘇省常州市鄭陸鎮整理資源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福建省南平市推動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山東省東營市鹽鹼地生態修復及生態產品開發經營案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鹽湖”發揮自然資源多重價值促進生態產業化案例、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城市“綠心”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六堡茶產業賦能增值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石漠化綜合治理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天山花海一二三產融合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生物多樣性補償案例。…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