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會中秋、國慶“雙節”消費市場觀察:綠色消費蔚然成風

騎共享單車綠色出行、買菜攜帶環保袋、選家電先看“能效等級”指標……如今,綠色低碳、適度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模式已經深深融入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綠色”已然成為省會消費生活的主打色。
2023年中秋、國慶“雙節”來臨前夕,記者走訪河北省會消費市場,感受綠色消費帶來的新變化。
月餅“輕裝”上市
經濟實惠受好評
中秋遇上國慶,今年的月餅市場格外熱鬧。在省會各大連鎖超市和烘焙店,月餅已經擺在了賣場的顯眼位置,前來選購月餅的顧客絡繹不絕,節日氛圍濃厚。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月餅市場又有新變化,簡約款包裝和散裝月餅佔據了主流,價格也相對比較親民﹔包裝復雜的高價格月餅難見蹤影。
今年9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正式實施,對月餅、茶葉、粽子在內的31類食品及16類化妝品的包裝層數、包裝成本、空隙率等均作出明確規定。其中,要求月餅包裝最多不能超三層,明確規定月餅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
在北國超市先天下廣場,各種品牌和口味的散裝月餅有序擺放,價格從每塊2.5元到9.9元不等,有按數量銷售的,也有稱重銷售的。“我們的散裝月餅貨架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到6個,散裝月餅的價格與往年基本持平,但口味和數量上有所增加。”該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冰皮、蛋黃酥、蛋皮、五仁等口味的散裝月餅比較受歡迎。
盒裝月餅也“輕裝上市”。記者在該超市未看到超過500元的月餅禮盒產品。多數月餅禮盒價位在150元左右,其中美心月餅售價128元至328元﹔迪士尼月餅200元至300元。
從包裝外觀看,擺放在一起的月餅禮盒長寬都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往年“霸氣外露”的豪華大號盒子、木質盒子等包裝不見蹤影﹔打開展示的月餅禮盒,記者看到,包裝均未超過兩層,隻有外盒、內盒和塑料紙包裝。從拆開的部分月餅禮盒來看,也都沒有搭售情況,月餅禮盒內根據盒子大小多為6至8個裝,根據外盒大小月餅分布規則且擺放有序。
“輕裝上市”的月餅禮盒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好評。一位正在選購月餅禮盒的市民說,“前些年的豪華包裝月餅,大家都望而止步,為包裝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現在這樣挺好,包裝簡約,廠家把精力都放在食材本身了。”
“過去一些月餅禮盒體積過大,浪費資源的同時,還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這不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國標”以包裝為抓手,可以從源頭上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建議經營者發揮創意,從提升產品本身的設計感入手,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購買體驗。
創建“綠色商場”
綠色消費氛圍濃
豐富的綠色產品、環保的服務設施、節能的建筑設計……在綠色消費潮流引領下,我市實體零售業場也步入綠色轉型的軌道,紛紛創建“綠色商場”,增強綠色消費供給,打造環保低碳的購物環境,引導顧客選擇綠色消費,推動消費領域更加環保低碳。
在歡樂匯商業綜合體的庭院式音樂廣場上,多種多樣的綠植環繞在四周,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自然美麗的環境令人倍感舒適。
近兩年,我市各大商業綜合體紛紛利用露台、戶外廣場、下沉廣場等場所,精心布置花園、植物牆等打卡景觀,植入綠色元素,在消費環境中創造出自然野趣。
不少市民在逛商業綜合體時感受到,無論季節和天氣變化,賣場裡總是有恰到好處的溫度。這是源於綜合體採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統。“賣場裡設置了溫控傳感器,實時傳輸溫度數據。經過智能化管理系統的精密測算,為各區域設置適宜空調溫度。”勒泰廣場的物業管理有關人士介紹,為給消費者帶來舒適的購物體驗,賣場廣泛應用了節能技術、節能設備等,來減少用電量、用水量,為節能環保作出綠色貢獻。
“綠色商場”的“綠”不僅體現在環境設計上,更體現在消費細節中。在各大商超,隨處都能看到倡導“綠色環保”“節約資源”“低碳生活”的宣傳海報。零售門店中,大多數商戶使用環保袋、紙袋,無紙化收銀成為常態。
北國超市先天下店在可降解塑料袋基礎上,又增售了無紡購物袋,方便顧客循環使用。歡樂匯在賣場30多個衛生間,累計張貼“節約用水”標識牌165個,“節約用紙”標識牌44個,並全天候不間斷提供免費衛生紙。
不僅僅是新建的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多的傳統商超也在推動節能減排、踐行低碳環保、引導綠色消費方面下足功夫,努力給消費者帶來綠色、安全、健康的購物體驗。
新業態逐漸興起
供給端加強綠色供給
綠色消費的深入人心,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新業態,例如移動支付、租賃經濟、“二手經濟”等。
近兩年,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快速增長,很多省會市民將家中的閑置物品放到平台上進行交易,大到二手房、二手車,小到二手玩具、衣服、文具等。
“以租代買”的循環消費業態也逐漸走俏。一些使用頻次較低的產品,比如近兩年因露營走熱帶火的帳篷、卡式爐等戶外用具,或者圖書、兒童玩具等更新頻率較高的商品,都可用租賃代替買賣,不僅能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還能極大提升物品的使用頻率,減少資源浪費。
這些業態正在逐漸成為消費領域的新風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自覺主動參與其中,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綠色消費的需求。
“綠色消費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這對供給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供給側滿足綠色消費的需求。”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消費的新業態、新場景,有利於鞏固產業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勢頭,帶動從生產、流通到消費、回收等全鏈條綠色發展,暢通資源循環利用。
下一步,我市將以各類商貿促銷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激活綠色消費潛力,並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提供綠色服務,引導綠色消費。(記者 焦莉莉 馬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