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9.43億人
移動支付場景越來越豐富
在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裡北街柳芳地鐵站附近公交停車站外的“公交便民驛棧”,市民挑選蔬菜水果后掃碼付款。 |
日常消費掃掃碼,居家繳費動動手……網絡支付已經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9.43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3176萬人,佔網民整體的87.5%。
掃碼買菜很省心
掃碼騎單車、買電影票、逛商場購物、家裡繳煤氣費……廣州市一家企業的90后職員王偉打開一款移動支付應用的賬單發現,自己大多數付款都是通過移動支付完成。“我已經很久沒有掏錢包了。現在付款,總是習慣性地拿出手機掃一掃。”王偉說,以前大家AA制聚餐后常為湊零錢犯愁,如今隻需打開微信發起群付款。
不僅年輕人玩得溜,中老年人也喜歡用網絡支付。北京市朝陽區的張師傅開了一家早餐店,每日天還沒亮就起來准備早點。“現在大家都習慣了用微信或支付寶付錢。”張師傅一邊講,一邊指了指門口貼的二維碼。
去菜市場買菜沒帶現金?“帶手機了吧,掃碼就行!”在北京市通州區一個農貿市場裡,擺攤賣菜的陳阿姨說,“現在年輕人買菜都喜歡掃碼,慢慢地我也學會了,收錢不用找零,快得很,多方便呀。”
打開手機掃一掃,“嘀”的一聲就完成了支付,這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操作。不僅如此,各種無人售貨機、無人超市也層出不窮,移動支付的場景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
如今,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數字人民幣為促消費、擴內需發揮作用。
“在北京就搶過好幾次數字人民幣消費券,沒想到這次來浙江又搶到了。”在杭州市旅游的顧女士近日抽中了杭州“亞洲美食季”數字人民幣餐飲專項消費券。“現在數字人民幣消費券的優惠力度很大,這次抽中的杭州數字人民幣餐飲專項消費券是滿150元減50元,一家三口吃飯用了消費券,省不少。希望能用數字人民幣的場景和城市越來越多。”顧女士說。
業內人士認為,移動支付受青睞,得益於其操作簡單便捷、無需帶現金或銀行卡的特點﹔同時,市場主體的優惠促銷活動多、移動支付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等,對用戶習慣的培養也起到重要作用。
線上也能醫保支付
“醫保支付也可以通過支付寶來操作。”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吳女士打開支付寶搜索“醫保”。“最近去醫院開藥,繳費窗口排隊人多,醫院的護士引導我使用自助服務機,人臉識別可以認証,掃碼就完成了支付,直接從醫保賬戶支出了,特別省心。”吳女士說。
“現在用手機小程序就能繳納社保費,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專門跑一趟了!”在深圳市打工的小吳家鄉在內蒙古,收到關於繳納城鄉居民醫保的通知時,他隻需要在手機上搜索“社保繳費”微信小程序,指尖輕點就能在異地快速完成繳費。
各地公共服務部門通過在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應用上開設“窗口”,讓群眾不用跑腿或少跑腿,坐在家中也能繳費、辦事。比如,移動支付平台積極配合各省市數字政務建設,開通“數字市民中心”,聯合各地政府部門提供公安、公積金、醫療、環保、稅務、民政、教育、交通出行等多種服務。
安全風險要防范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說,移動支付操作便捷,沒有時空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費用,為用戶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大大提升交易效率,有效促成各類貿易,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在網絡支付普及度越來越高、覆蓋面越來越廣的同時,與網站、APP、二維碼等有關的支付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且類型多樣。有些釣魚網站誘導輸入個人信息,部分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免密支付,還有用戶因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或點開不可靠的鏈接而中招。
隨著指紋、人臉等生物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個人隱私泄露成為用戶在使用移動支付過程中較擔心的安全隱患。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些信息和數據缺乏足夠保護而被盜用,后果不堪設想。在為移動支付帶來便捷體驗而叫好的同時,對其中潛在的不確定性風險也應有所警惕並採取防范措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