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創新算網應用:英特爾助力中國移動“算啟新程”

近日,以“算啟新程 智享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中國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拉開帷幕。
在展會期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成都產業研究院分公司(以下簡稱“中移動成研院”)攜手英特爾等合作伙伴正式發布了《中移動成研院採用英特爾技術打造邊緣融合算力網絡解決方案 賦能智慧醫療轉型》白皮書,系統闡述邊緣融合算力網絡如何賦能醫療創新,惠及於民。與此同時,英特爾還攜手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以下簡稱“移動雲”)在中國移動展台上重點展示了基於英特爾數據中心GPU Flex系列的雲電腦VDI解決方案。
邊緣融合算力網絡:開啟智慧醫療新篇章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核心生產力。
在算力網絡的整體布局中,邊緣融合算力網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邊緣融合算力網絡一方面能夠發揮邊緣計算在算力時延、服務可及性、數據隱私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5G等各類網絡資源,減少邊緣計算節點的管控復雜度,並通過與雲計算節點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廣域網的網絡資源進行協同,根據業務特性提供靈活、可調度的按需服務。
醫療機構在打造邊緣融合算力網絡的過程中,面臨著以下突出挑戰:邊緣計算平台需要集成越來越多的安全負載,導致性能大幅消耗﹔部署和運維的成本高昂,亟需實現降本增效﹔在醫聯體場景下,不同系統和架構難以在一個算力平面上交互,數據互通存在困難﹔為滿足智慧醫院動態資源需求,邊緣平台需要提供足夠擴展性﹔在AI輔助診療等應用中,雲邊計算協同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實際應用所需。
針對以上行業痛點,英特爾與中移動成研院合作,打造了基於英特爾NetSec加速卡參考設計的邊緣融合算力網絡方案。該方案創新性地將數據安全、網絡安全、軟件定義廣域網絡(SD-WAN)等網元,轉移到邊緣算力卡中運行,實現網絡數據面的卸載,使得各個計算資源之間的網絡可以聯通,並且提供關鍵算力網關功能。
基於該方案,中移動成研院正在面向醫療行業場景,圍繞中心算力節點、網絡邊緣算網節點和醫療邊緣算網節點,打造邊緣融合算力網絡試點。試點場景主要包括AI輔助診療、醫療數據直報、邊緣雲網場景快速部署等,可幫助用戶實現算力的協同調度,為行業用戶提供強大的融合算力支撐,支持AI推理、圖像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應用的高效運行。
“雲電腦”解決方案搶跑中國雲桌面市場
中國移動致力於打造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網、雲、數、智等多種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算力網絡,推動算力成為與水、電一樣,可“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
作為中國移動算力資源對外輸出能力的標杆型應用,依托中國移動優質的算網資源,移動雲傾力打造的“雲電腦”解決方案正在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展會現場,移動雲也展出了全系“雲電腦”解決方案。據中國移動工作人員介紹,“雲電腦”作為一種先進的桌面虛擬化技術,將雲端的計算、存儲、網絡能力以電腦桌面的形態呈現給終端用戶,從而替代傳統PC。用戶僅需接入網絡,便可訪問個人桌面、數據及各類應用,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擺脫設備限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企業行業用戶降本增效。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會變得更加圖形密集,傳統的完全基於CPU的“雲電腦”解決方案有些力不從心,GPU+CPU的融合方案逐漸成為行業主流選擇。
在現場,英特爾攜手移動雲展示了雲電腦VDI解決方案。方案採用英特爾數據中心GPU Flex系列,集成SRIV硬件技術,通過GPU虛擬化,支持多路客戶端,有效優化使用者的總體擁有成本,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給予市場更多的選擇。該方案在學校、政府辦公、大型企業等多個場景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家庭應用中,用戶也無需購買很貴的GPU顯卡,可以用雲介入的方式進行圖像制作等。
此外,不止是在“邊緣融合算力網絡”以及“雲電腦”這樣的算力網絡產品,在運營商無線網絡、運營支撐系統、邊緣計算服務器,在5G+工業互聯網、5G+智慧交通等諸多場景中,英特爾都與中國移動展開了深入而且富有成效的合作。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數據中心銷售總經理兼中國區運營商銷售總經理庄秉翰表示,英特爾將持續以先進的制程封裝、產品技術等創新,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助力中國移動5G、算力、AI等新型信息基礎建設,加速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
-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為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加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建立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與識別機制,根據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有關規定,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制定並發布了《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行業集中度較高。…
- 科技企業在開放合作中提升創新能力 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 (黃盛)今年以來,“奮斗者”號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順利出塢,智能四足機器人Cyberdog2提供仿生感知……在我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背景下,眾多科技型企業全方位加強國際技術創新合作,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多位業界專家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在對外開放合作中,我國一些硬核科技企業,通過夯實技術實力,帶動產業升級轉型和經濟發展量質齊生,打造各種創新要素發揮集聚效應的廣闊平台,並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為提高我國外貿韌性發揮了良好的作用,積蓄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