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力 文藝之美
"智融未來"·AI成果展示會亮點紛呈

虛擬與現實交疊,智慧與創意合奏。人民網主辦的“智融未來——2023人工智能成果展示會”10月26日在武漢精彩演繹。
展示會用飽含溫情和趣味的方式巧妙呈現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成果,涵蓋傳媒、音樂、舞蹈、歷史、醫療等多個領域。
智媒創新 賦能融合發展
近年來,人民日報社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不斷探索媒體智能化發展,在新聞採編、傳媒生態、人機交互等多個領域成果頻出。展示會上,來自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相關負責人集中推介了人民日報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創新能力。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產品總監張深源介紹“人民日報創作大腦AI+”。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民日報創作大腦AI+”集納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音頻語義理解、圖像識別等多項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內容智能化生產及協作,形成集智能化、場景化、自動化於一體的全新工作模式平台,將更大程度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媒體融合發展。
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應用產品研發部副主任柳慧斌發言。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新一代媒體數智化解決方案”整合當前先進的媒體技術能力,著力於AI技術變革,為智慧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在具體應用方面,發布了基於大模型技術的“個性化專家知識庫”、“黨媒數據語料治理”等四個創新應用﹔在平台服務方面,介紹了基於大模型的“內容供應鏈管理”“價值觀大模型治理”兩個平台服務。致力於提高內容創作效能,確保安全可控,以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安全應用。
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靳國慶發言。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性評估體系和語料庫由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於今年3月研究建立。目前,主流價值語料庫的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已完成3000多萬篇基礎語料、5萬多道問答語料的建設工作。相關工作成果助推了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為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了更多的規范和參考。
虛擬人“白澤”。
本次展示會由人民網原創的虛擬人“白澤”主持。作為《山海經》裡“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的祥瑞之獸,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與人民中科共同發布的面向內容安全的跨模態視頻搜索引擎就取名“白澤”。
數字科技 激活傳統文化
智融未來,以科技之力,展文藝之美。展示會上,融合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表演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感受,盡顯科技與人文、傳統與現代融合的魅力。
觀眾正在觀看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的數字化選段。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靈境·隻此青綠》翩然登場,數字舞者靈動的舞姿出現在栩栩如生的江面上、山巒間、畫卷中,整體意境如詩如畫、空靈飄渺。該節目源自故宮博物院、人民網、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跨界合作的“爆款”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通過數字化改編,將中華傳統古典藝術與虛擬數字技術完美融合。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科技激活傳統文化,推動傳承發展。
京劇演員與虛擬人“沐嵐”同台表演《新定軍山》。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天助黃忠成功勞……”展示會迎來了一場跨越1800多年的相遇,烈弓戰馬與未來科技奇妙融合。《定軍山》是我國膾炙人口的京劇傳統劇目。1905年,《定軍山》被搬上銀幕,這是第一部中國人自己拍攝的電影。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新動能。在九轉棱鏡的全新制作與詮釋下,一曲由京劇演員與虛擬人“沐嵐”進行“跨次元合作”的《新定軍山》呈現在觀眾眼前,這種古老京劇藝術與全新數字技術的結合,使得經典文化煥發新生機,贏得滿堂喝彩。
智能應用 助力美好生活
智能仿生手使用者古月與少年鋼琴家合奏。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人工智能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可以成為一艘能夠承載起普通人夢想的大船。在接觸到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技術后,曾因意外失去左手的獨臂男孩古月從擰瓶蓋、系鞋帶開始,再次靈活自如地實現了“手隨心動”。展示會現場,古月與18歲的鋼琴家舒海峰以四手聯彈的方式為觀眾們呈現了一曲經典的《我和我的祖國》,智能技術的助力充滿人文關懷與溫情,感動了全場觀眾。
機甲大師對抗比賽現場。人民網記者 趙晨攝
此外,武漢工程大學大學生們與機器人伙伴共同帶來的機甲大師對抗比賽精彩紛呈,引發到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由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簽約的首位超寫實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結合天琴實驗室的琴韻引擎,擁有自動生成的唱片級聲紋,她以其獨特個性的聲音,為觀眾獻上空靈動聽的科技之音。基於神經網絡渲染、開放域對話、人工智能歌聲生成等技術,網易雲音樂攜手小冰公司推出的虛擬歌手陳水若,通過一曲中國風短片《風雪千千》,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古典器物、樂器等國風元素結合,營造出獨特的浪漫氛圍,盡展傳統文化魅力。
一系列融合表演引人入勝,活動中還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生活中應用的無限可能。活動外場,如影智能咖啡大師、遨博AI繪畫機器人、隨幻虛擬直播工作站等多款人工智能應用產品,吸引了到場嘉賓駐足互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首都機場將執行冬航季航班計劃 日均計劃執行航班1245架次
-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喬雪峰)記者從首都機場獲悉,2023年10月29日零時起,首都機場正式執行冬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將持續至2024年3月30日結束,共計154天。 據了解,新航季首都機場日均計劃執行航班1245架次,較2023年夏航季增加108架次。…
- 16家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路演:亮點多 分紅大 綠色足
-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黃盛)10月26日,在2023年滬市公司高質量發展集體路演的“央企ESG”主題中,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神華、中國電信、中國中車、中國聯通、長江電力、中信証券、中國中免、國電南瑞、保利發展、中遠海控、華能國際、華潤微1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結合公司自身經營狀況、行業發展趨勢、綠色發展理念和央企ESG實踐,就經營動態、發展規劃、股份回購、履行社會責任等進行詳細解說,並回答投資者提問。 據介紹,按照中國証監會的統一部署,上交所近期組織了50余家滬市主板、科創板公司開展集中路演,多維度展示滬市公司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良好風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