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與大熊貓頻繁相遇 我國多舉措提升大熊貓種群保護水平

鄒曉菁 張 蕾
2023年11月19日08:2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從“難以相見”到“頻繁相遇”——

  我國多舉措提升大熊貓種群保護水平

  11月17日,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揭牌。該中心整合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兩家科研機構資源,聚集全國大熊貓科研優秀團隊,是大熊貓科研合作交流的世界級平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成立了由魏輔文院士牽頭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學術委員會和大熊貓保護國家創新聯盟,還將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重點實驗室,並大力推動創建大熊貓等瀕危動物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從人工圈養到探索野化放歸,從復壯野生大熊貓種群到實現生態系統整體保護,自1963年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等第一批保護區建設啟動以來,我國大熊貓保護的模式和經驗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成功案例。

  國家公園:與大熊貓頻繁相遇

  從青藏高原東緣沿著橫斷山向北延展到秦嶺。多年來,67個大熊貓保護區在這塊區域陸續建成。2021年正式設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為大熊貓及其傘護物種建設了一個更加完整、連續、廣闊的家園。目前,這裡的1340隻野生大熊貓,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總數量的71.89%。

  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監測隊員楊文剛、曾永兵在牛頭山開展野外調查時,曾在一天之內目擊3隻野生大熊貓。

  從“難以相見”到“頻繁相遇”,這背后是顯而易見的保護成效。“我們在一些區域開展的大熊貓DNA個體識別表明,各區域的個體數量都有所增加,野生大熊貓活動范圍也在不斷擴展,這也是可遇見率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人工圈養:破解繁育三難密碼

  早在1953年,我國就開始在動物園開展大熊貓的人工飼養。然而,圈養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存活難等問題長時間無法破解。直到1995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破解圈養大熊貓三難密碼后,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才得以長足發展。

  “圈養大熊貓為我國開展大熊貓一系列延伸性科學研究提供了保障,除了保存種源的功能,還為國際交流合作、野化放歸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育專家魏榮平介紹。

  隨著大熊貓人工繁育、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體系的構建,我國圈養大熊貓從最初的10隻發展壯大到目前的670余隻,基本實現了種群的自我維持和可持續發展,為世界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經驗。

  目前,我國建成了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為主體的圈養大熊貓種群繁育發展體系,並借助分子遺傳學技術和國際先進的譜系管理理念,合理安排繁殖計劃,推動種群單位間的基因交流,種群發展的重點從單純的數量增長向提高遺傳質量轉變。

  野化放歸:助力野生種群復壯

  2003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啟動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工作。2010年,隨著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大熊貓野化放歸迎來了最佳重啟時機。同時,“母獸帶崽”的野化培訓方法取得重大突破,臥龍核桃坪成為國內首個野化培訓基地。“讓有野外經驗的母獸在自然環境下設立的培訓圈內產崽,再讓放歸個體跟隨母親成長,習得野外生存技能,整個過程減少人為干預和影響,保持幼崽的野性。”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野化放歸項目執行負責人吳代福說。

  2012年10月,全球首隻在臥龍野化培訓場出生的熊貓寶寶——雄性大熊貓“淘淘”,被放歸到種群密度極低的四川省石棉縣栗子坪,奔向野外獨自求生。“淘淘”成為第一隻通過“母獸帶崽”方法成功野化放歸並存活下來的圈養大熊貓。

  考慮到雌性大熊貓是潛在的繁殖資源,更容易被野生種群接受,此后的放歸都以雌性為主。此后,隨著項目的開展,大熊貓野化和放歸關鍵技術體系逐漸形成,放歸工作從栗子坪所在的小相嶺山系擴大到岷山山系。近20年來,我國已建立起完善的大熊貓野化培訓技術體系和放歸監測技術體系。

  據介紹,國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聯合出資首期1.1億元設立大熊貓保護研究基金,啟動國家公園野生大熊貓種群與棲息地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圈養大熊貓種群遺傳多樣性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兩個重大聯合攻關課題。未來將進一步規范大熊貓圈養種群繁育和遺傳資源管理,提高大熊貓人工繁育條件和技術能力,科學有序擴展優質種群規模,促進圈養大熊貓種群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