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全球價值鏈韌性凸顯 合力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全球化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同國家利用比較優勢開展專業化生產,在國際分工布局、中間品貿易繁榮和商品流通的基礎上形成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相互協同的國際分工體系,全球價值鏈成為塑造當今世界經濟大趨勢中的關鍵因素。
“全球價值鏈對於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和發展,可能因為短期不確定性增加而遭遇挑戰,也可能因氣候、環境治理的改善等高水平發展目標而出現調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在近日召開的《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全球價值鏈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的重要中心之一,在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告》分析了能源供應鏈、半導體價值鏈等備受關注的熱點案例,以呼吁各方在能源轉型和技術創新領域的合作。此外,《報告》重點探討了氣候治理議題下的碳排放責任分攤問題,呈現了通過全球價值鏈追蹤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同方法的結果,並提供了全球價值鏈綠色化政策行動的概念框架等。
“全球價值鏈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全球合作的重要議題。”趙忠秀表示,各國之間的緊密合作和共同努力,有助於應對各種不可預測的挑戰,推動全球價值鏈體系向更具韌性的方向發展。
當前的全球價值鏈結構較為復雜,為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顯著的利益。通過全球價值鏈,各國能夠專注於自身擅長的領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從而實現成本的最小化和規模經濟的最大化。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更好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就會有更好的數字化市場滲透和更為豐富的經驗,從而促使經濟增長。”清華大學教授高宇寧表示,總體來看,數字化將會成為塑造有韌性全球價值鏈的驅動力,進而緩解貿易摩擦。
此外,隨著氣候變化的加速,全球價值鏈綠色化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其緊迫性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已有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了碳中和目標。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這一趨勢通過制度和技術的創新與合作,對全球價值鏈的發展方向和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副主任張敏文表示,全球能源轉型的脫碳依然是主要的趨勢,全球對於低碳能源轉型的投資,在去年達到了1.1萬億美元,低碳轉型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其中,半導體行業是從全球價值鏈當中受益頗多的。
《報告》顯示,自 2001 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純粹來自國內價值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一倍。為減少這些排放,發展中國家需要更有效的政策工具。綠化國內生產也可以綠化全球價值鏈中的出口。
“全球應更加緊密地合作,促進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自由主義和便利化,保持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張敏文表示。
趙忠秀表示,應進一步加強貿易合作,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加強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技術合作與政策協調。除此之外,各國政府應加強對話和溝通,帶來穩定的環境,促進全球價值鏈的發展。
“未來,我們希望通過持續地推動全球價值鏈系列研究報告滾動發布,激發各國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的討論和行動,共同推動全球價值鏈的更好發展,為實現更具韌性、包容與可持續的全球經濟作出貢獻,讓合作共贏惠及全世界。”趙忠秀表示。(陳靜儀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