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努力奮斗 創造美好生活(新春走基層)

2024年02月23日09: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月21日,廣西靈川縣定江鎮寶路村,家長和小朋友在猜燈謎。
  黃勇丹攝(人民視覺)

  2月21日,重慶市長壽區龍河鎮四坪村果園,村民們忙著裝運晚熟柑橘。
  李 輝攝(影像中國)

  2月21日,位於浙江德清經濟開發區的浙江明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智能工廠,工人在安裝調試自動化設備。
  謝尚國攝(影像中國)

  北京市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樞紐水毀修復——

  “為首都防洪安全作貢獻”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在北京市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樞紐攔河閘水毀修復工程現場,經過施工人員晝夜施工,搶工期、趕進度,目前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咱們施工速度很快,工程收尾要確保人員安全和工程質量。”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三家店管理所副所長張延向施工負責人趙楠叮囑。“放心!這幾天我們加班加點,把工程施工質量再檢查、夯實一下。”趙楠說。

  半年多前,永定河一場大洪水從此而過。作為永定河官廳山峽段控制性工程,三家店引水樞紐頂住壓力,通過科學調節,有效減輕了下游河道防洪壓力。

  讓從山區襲來的洪水能平緩流向下游,攔河閘下游的消力池等設施是消能的關鍵。“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清理消力池和修復一些被損毀的設施。”張延邊說邊給記者介紹水毀設施相關情況,洪水剛剛退去時,消力池被淤泥、沙礫和障礙物填滿,還有一些設施被損毀。

  “作為水利施工人員,我們要盡自己一份力,為首都防洪安全作貢獻。”來自河北的施工人員趙劍兵說,從2023年12月初進場施工,20多台機械、60余人分成若干組,不間斷施工已近3個月。

  

  內蒙古敖漢旗與定點幫扶部門積極對接——

  “村裡人氣越來越旺”

  本報記者  張  棖

  春節假期剛過,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豐收鄉,建宇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已開始選購種子,春耕備耕工作陸續展開。“去年,我們的農產品賣得非常好,很多都是來自北京的回頭客。”合作社負責人左志超說,北京市海澱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知名度,增加了村民收入。

  扭大秧歌、舞龍表演、民族舞蹈……在敖漢旗新惠鎮扎賽營子村后水村民組,一場文藝活動正在進行。“村裡人氣越來越旺,很多年輕人都願意參加表演。”村民孫恩庭說。

  “后水村民組過去交通不便,產業發展不起來。”扎賽營子村黨總支書記徐佔軍介紹,定點幫扶的相關部門幫村裡修了路,還籌措資金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特色養殖。如今,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5年的1.9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50萬元。相關部門幫助村裡建設飼草庫、機電井、光伏發電站、肉羊養殖場等富民項目,還援建了圖書室、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

  “敖漢旗與定點幫扶的相關部門、北京市海澱區對接,創新組建‘兩地三方’黨建聯合體,在產業培育、品牌推廣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敖漢旗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國毅說。

  

  國網遼寧電力彰武縣供電公司推動智慧巡線——

  “我也想學學操作無人機”

  本報記者  劉洪超

  在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泡子沿村,國網遼寧電力彰武縣供電公司葛春共產黨員服務隊工作人員喬伯彬與朱憲彪,正操作著一架無人機,平穩飛抵線杆頂部,逐一對連接處的線路結冰等情況進行近距離高清拍攝。

  葛春曾是阿爾鄉供電所的一名農村電工,負責阿爾鄉北甸子、馬家屯、好保起等7個區域、594戶的線路維護工作。由於地廣人稀,村民分布在約100平方公裡的范圍內,就這樣,葛師傅自費購買了一匹馬用以巡檢線路,一干就是23年。退休后,彰武縣供電公司組建了葛春共產黨員服務隊。

  “這些年,國家加強了農村道路的修建,大部分村屯都通了水泥路。在那些偏僻的地方,也有無人機幫忙。”喬伯彬說,利用無人機等先進設備開展線路巡查,受地形等不利因素影響較小,又可以在帶電情況下工作,不僅提升工作效率,也能保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還能提升發現故障和缺陷的精准度。

  “以前進入沙漠腹地,10多天才能把線路都走一遍,現在有了無人機等高科技設備,很快就能過一遍。新的一年,我也想學學操作無人機。”年逾七旬的葛春笑著說。

  

  黑龍江克東縣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讓更多人吃到東北美食”

  本報記者  劉夢丹

  優質的糯米、黃米經過充分浸泡,淘洗后磨粉成面,工人們再將面揉成團、壓成餅,放上豆餡,攥實、團圓,就變成了一個個顏色金黃、圓潤飽滿的黏豆包。眼下,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蒲峪路鎮玉華村農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黏豆包生產車間裡,到處是忙碌的身影。

  “現在工人每天3班倒,日產量在5000斤左右。”公司經理王涵介紹,公司採用真空塑封包裝,依托線上平台,將黏豆包銷往全國各地,“我們的願望是,讓更多人吃到東北美食。”

  在克東縣昌盛鄉東龍村絲如玉酸菜廠加工車間裡,10個發酵池密集排開。東龍村黨支部書記陳貴秋從生產線上捏起一片酸菜嘗了嘗說:“還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縣裡的水餃加工廠就認咱家的酸菜,我們酸菜的年銷售額能達到180萬元。”

  近年來,克東縣把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的突破口。釀酒、養殖、食品加工……全縣145個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23年,全縣98個村級集體經濟總量超過1億元,帶動70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浙江長興縣優化景區調度安排——

  “游客玩得安心又開心”

  本報記者  謝衛群

  雨雪霏霏,寒意襲人。最近幾天,浙江省湖州市氣溫驟降。

  南太湖岸邊,位於長興縣太湖圖影派出所內的太湖圖影調度平台裡,大屏幕上顯示著太湖龍之夢樂園的影像和實時數據,縣公安局、交通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值班。

  盡管天氣寒冷,樂園內依然有不少游客。“室內的冰雪世界裡游客密集,要特別關注。”“大馬戲要散場了,注意出場游客的分流情況。”“注意停車場的車流變化”……隨著一聲聲口令發出,指揮部的大屏幕不斷切換。

  長興太湖圖影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葉先君介紹,春節假期,園區累計游客數量突破150萬人次。“游客數量曲線呈現先上升再平穩的走勢,客流量高峰出現在初三。”太湖圖影派出所所長佘明方補充說。為應對客流增長,長興縣為樂園穩定運營作了周密安排。

  前幾天,太湖圖影調度平台舉行了2024年春節工作總結會,對春節后樂園相關的后續工作進行了著重安排。太湖龍之夢樂園總裁柳九邦說:“多虧政府全力調度保障,游客玩得安心又開心。”

  

  河南羅山縣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

  “做好研究,才能保護好自然”

  本報記者  李浩燃

  蜿蜒的山路,蓊郁的密林,清澈的溪水,悠悠的鳥鳴聲。記者驅車來到大別山北麓,進入河南省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是國內第一個朱鹮遷地保護地,當年我帶著家人從陝西來到這裡,一干就是十幾年。”朱鹮保護和繁育專家黃治學說。

  在朱鹮繁育中心,10個自然繁育籠舍分布於山坡上。保育員劉廣霞提著鐵桶,為朱鹮投喂食物。目前,羅山縣已成為朱鹮野外種群數量最多的遷地保護地,存量達500余隻。近年來,董寨先后多次向四川峨眉山等地輸出朱鹮種源數十隻。

  在白雲管護站,道路兩旁樹干上精心布設著不同造型的人工鳥巢。樹叢中、台階上,不時可見覓食、嬉戲的鳥類。“做好研究,才能保護好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4.68萬公頃,設有3個科研單位、7個管護站和15個管護點,“這裡氣候濕潤,森林生態系統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是珍稀物種資源的儲存庫、基因庫。”

  在這片青山綠水間,“觀鳥經濟”悄然興起。白冠長尾雉、朱鹮、藍翡翠……每年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觀鳥、護鳥、研究鳥、拍攝鳥。

  

  湖南益陽市清溪村建設農村書屋——

  “文學讓群眾生活更多彩”

  本報記者  吳齊強  顏  珂  孫  超

  泡一碗香味扑鼻的擂茶,讀一本作家親筆簽名的好書,參加一次文學沙龍……春節假期期間,6萬多名游客前來湖南省益陽市謝林港鎮清溪村“打卡”。“6塊錢一碗的擂茶,每天能賣200碗。”立波書屋負責人卜雪斌,在剛過去的春節假期裡,忙碌而充實。

  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及其長篇小說《山鄉巨變》的創作背景地。3年前,聽說村裡依托周立波故居啟動實施書屋建設計劃,卜雪斌主動騰出自家房屋予以支持,立波書屋就此開門迎客。

  走進書屋大門,一樓會客廳一側被打造成閱讀空間,另一側還原了《山鄉巨變》中清溪村的農家場景。“文學讓群眾生活更多彩。”卜雪斌介紹,不過一年多時間,21家清溪書屋、26間書香民宿在清溪村陸續出現,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也落戶清溪村。

  閱讀、品茗、買書……各種業態在村裡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清溪村就此找到了“鄉村+文學+旅游”的特色發展道路。2023年,清溪村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長40.3%,村裡增加了相關就業崗位100個,帶動本村和鄰近村就業500余人。

  

  甘肅積石山縣加強民眾生活保障——

  “保障好,心裡就踏實”

  本報記者  王錦濤

  “嗞啦”一聲,鬆軟的面團滑入油鍋,香氣溢滿活動板房。

  在甘肅省積石山縣石塬鎮秦陰村安置點,見媳婦和母親忙著炸油餅,村民曹立平一邊忙著添煤、端盤,一邊熱情地招呼記者落座。

  積石山縣海拔高、氣溫低。截至目前,全縣共設集中安置點233個,搭建活動板房1.4萬多間,入住5.8萬多人。

  曹立平家這間18平方米的活動板房,地面干淨,棉被疊放整齊,一氧化碳報警器挂在牆上,無線路由器的指示燈亮著綠光。“保障好,心裡就踏實。”曹立平說,吃的住的用的,都是國家免費提供,還領了兩筆補貼。

  石塬鎮肖紅坪村有576戶、2747人受災,群眾集中住在3個安置點。下午3點,暖陽明媚,在村委會前的安置點,記者遇到了10歲的馬學偉。他頭發黑亮、臉蛋紅潤。“剛跟大伯去洗了澡,淋浴房裡水熱、暖和,不要錢。”馬學偉說。

  青椒炒肚片、白菜炒粉條……菜品出鍋,飯錢進賬。開門營業以來,村民樊文明家的餐飲生意不斷升溫。肖紅坪村裡不少人家都在加緊復工復產。樊文明家營業以來,收入穩定在每天200元左右。

  

  青海格爾木市紅柳村做強集體經濟——

  “產業前景一點也不小”

  本報記者  賈豐豐

  4米寬的水泥路,串起兩側20座溫室大棚。隨手掀開一個門帘,暖濕氣息扑面而來,開花的、萌芽的、已經挂果的各種蔬果,格外喜人。“這兩天市場上蔬菜需求量大,忙得很!”青海省格爾木市紅柳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善說。

  地處柴達木盆地深處,平均海拔3000米,紅柳村發展基礎一度比較差。2010年,紅柳村開始探索蔬菜大棚種植。

  購買牛羊糞改良土壤,去外地學習種植經驗,挖渠改善灌溉條件……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紅柳村闖出一條新路子,蔬菜種植規模從最初的7座溫室大棚發展到如今的20座。

  集體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產業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為了降低改良土壤的成本,紅柳村利用廢棄秸稈做飼草,搞起了養殖業﹔為了改善滴灌水質,在沉澱池裡養上了魚﹔為了利用好磨面坊產生的麥麩,合作社又養上了雞鴨。

  “現在村集體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在家門口就有穩定收入。”村民劉國虎開著叉車,穿梭在飼草儲存區,“別看這是戈壁灘,產業前景一點也不小,好日子這才開了頭呢!”

  

  寧夏西吉縣火集村發展蔬菜種植業——

  “幫助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本報記者  徐元鋒  張  文

  還沒進屋,已聽見村兩委活動室內很是熱鬧:“核對自家領取的金額”“明天就會把錢劃進各家的卡裡”……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將台堡鎮火集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聲音很大:“抱團種菜,村集體和大家簽協議包銷,結果沒能賣到協議價,村集體會按協議價給大家補齊!”

  今年47歲的火彥紅是個“老菜農”,從事蔬菜種植銷售多年。在他的帶領下,火集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2萬元。

  村民文富宏介紹,早些年,種菜時灌溉成問題,賣菜時價格又成問題。“現在統一種、統一賣,成本降了,利潤高了。”

  “以前把地流轉給企業,每年隻能拿些流轉費。”50歲的村民火百旺接過話茬,“如今收入高了不少。”

  會場外的大片農田裡,一座座大棚已搭起骨架。村民火剛龍說,這兩年,已有10多戶在外務工的村民返鄉種菜。

  “蔬菜增產,村民務工的收入也多起來。”38歲的村民謝海江是村集體蔬菜銷售代辦員,“去年高峰時,經銷商的貨車每天往村裡跑三四趟,多的時候一天能發出去16噸芹菜。”

  “我們還打算開設蔬菜交易中心,幫助更多鄉親增收致富!”火彥紅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3日 06 版)

(責編:郝帥、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