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廣東韶關:工業老城用“新”轉型

龍躍梅
2024年04月07日09:1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位於廣東韶關的華南數谷智算中心很“忙”。隨著密碼的鍵入,機房大門緩緩開啟,無窮的信息、海量的數據在傳遞、計算和存儲……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在廣東韶關舉辦第六屆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

韶關曾是華南重工業基地。2019年8月,韶關正式列入全國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如今,這裡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努力走出一條轉型升級之路。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在廣東中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上的環境管控一體化平台,企業運行整體情況就“盡收眼底”。

這是行業首創的“鋼鐵智慧中心”,實現了鋼鐵生產全流程的大規模集控、無邊界協同和大數據決策。該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了組織變革,作業區數量從64個減少為25個,減少約60%﹔操作崗位數量從143個精減至74個,減少約40%﹔436名操作人員撤離涉煤氣等危險區域,實現變經驗生產為標准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

韶關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中國“鋅都”。此外,韶關搶抓“小三線建設”機遇,培育了200多個門類的工業體系。廣東省第一輛汽車、第一台電視機、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空調等“第一”均出自韶關。

“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韶關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韶關市市長陳志清表示。

在中金嶺南(韶關)功能材料產業園,稀散金屬綜合回收與高純制備項目,讓企業不斷往高端“走”。該項目負責人韓翌介紹,企業從事鍺、銦的回收已有幾十年歷史,現在要在原來工藝路線的基礎上往產業鏈的后端延伸,項目達產后年利潤可達3000多萬元。

近年來,韶關開展智能化工廠建設,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2023年,該市完成技改投資增長44%、創8年以來最高增速。

新興產業冉冉“興”起

3月11日,華南數谷智算中心宣布正式運營。該中心由鷹碩集團與中國電子共同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首批投入運營的智算中心之一。

鷹碩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總裁陳瀅朱說,韶關具有發展智算產業的諸多優勢,集團努力把華南數谷打造成為大灣區算力之谷,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算力服務。

自成功爭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落戶以來,韶關全鏈條發展大數據產業,四大電信運營商、騰訊、阿裡雲、天翼雲等60多個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超1000億元。韶關還建成中國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中心,已成功接入鵬城雲腦Ⅱ、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6家超算、智算、雲計算中心資源,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目前一批數據應用類企業已進駐韶關,預計到2025年形成50萬標准機架的規模后,‘乘數效應’更會顯現,數字經濟將成為韶關的支柱產業。”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郭先桂表示。

除了大數據,韶關正在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等新興產業。如,該市乳源東陽光化成箔有限公司在中高壓腐蝕箔細分市場份額佔比全球第一﹔該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萬畝,常見藥用植物種類佔廣東40%,已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2000畝、創新原料藥科技產業園5000畝。

“韶關將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大抓園區建設,大力推行‘不能說不行、要說怎麼辦’。”韶關市委書記陳少榮表示,韶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讓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