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掌控關鍵核心技術,鍛造新質生產力——中國一汽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啟示錄

2024年04月19日10:32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新華社看一汽丨掌控關鍵核心技術,鍛造新質生產力——中國一汽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啟示錄

一汽,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起點。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被譽為“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新中國第一輛汽車就是從這裡下線。

身在東北,心向中央。70多年來,一汽始終和中國汽車工業同頻共進,接續奮斗,出技術、出人才、出經驗,努力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隻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領軍企業,一汽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不移與時代同行。

“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近三年來,一汽牢記囑托、聚力創新,奮力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全力鍛造新質生產力,“共和國汽車長子”走出了一條通過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聚焦關鍵,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汽車產業是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產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於維護產業安全、增強產業競爭力、壯大國家綜合實力都具有重大意義。

人民所想,國家所需,就是一汽所向。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表示,一汽堅持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定扛起新中國汽車工業“長子”責任和央企責任,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擺在企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堅持以全面創新驅動為主線,強化自主品牌技術創新,加快掌握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主動權,加快實現總體創新能力領先行業,加快在重要技術領域走在行業最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一汽在策源地建設成效上實現“量質齊升”,累計突破870項關鍵核心技術,申請發明專利14086件,發明佔比超75%,央企專利質量評價進入A檔行列﹔參與國際、國家及行業標准制修訂132份﹔推進實施技術成果轉化9個。2022年首批成功優化重組“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正式進入實體化運營起步階段。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正處於全面轉型的關鍵期,新能源智能汽車加速增長,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機遇空前、前景無限。而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是贏得發展主動的關鍵所在。

中國一汽堅持加快“高、精、尖、特”前沿技術研發。以“All in新能源”戰略為指引,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整車集成等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新能源領域,累計突破353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領跑突破。民族汽車品牌紅旗最新發布的紅旗EH7車型搭載了一汽最新研發的超高速高效電驅系統,轉速高達22500轉/分鐘、系統最高效率達96%,在已量產車型中位列行業第一。

民族汽車品牌解放,打造了行業首個近零碳內燃機平台,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和氨氫融合發動機全球首發點火,熱效率達50%。

——在智能網聯領域,累計突破295項關鍵核心技術。行業首發超強智慧大腦,採用中央計算和區域控制技術,實現控制器總數減少50%,搭載該技術的紅旗EH7,成為行業首個量產上市的整車級SOA智慧架構車型。

——在整車集成領域,累計突破249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精益求精。在乘用車方面,一汽首發獨創9H4M籠型結構,高強鋼使用比例達74%﹔在國內首發了基於國密算法的車輛信息安全技術,實現車輛信息安全自主掌控。

此外,一汽還構建了關鍵技術賦能產品良性循環,在乘用車領域、商用車領域分別打造了三大技術平台,成功實現技術成果遷移。通過關鍵核心技術“解卡去黑”產業化,在卡脖子、芯片國產化、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破卡減壓。

以10Ah級的全固態電池開發為例,一汽開發的這種電池能量密度達320瓦時每千克,技術水平國際先進﹔完成了400kW燃料電池電堆開發,最高效率達68%,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建成膜電極中試產線,打破國外壟斷。

創新機制,激發科創發展新動能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一汽,體制機制創新正在激發科創發展新動能,不僅集團層面和自主板塊研發實力持續提升,就連研發和技術創新一度偏弱的合資企業也擁有了較強的科創能力。

走進一汽-大眾長春基地,零件需求按“鏈”生成,供應商按“鏈”供貨,立體庫按“鏈”存儲,存儲零件按“鏈”配送到生產線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十分順暢。

坐在辦公室屏幕前,通過名為E-lane3項目的數字孿生系統不僅可以一目了然掌握運行狀況,還可以看到貨物出貨進貨的實時虛擬仿真場景。

一汽-大眾生產管理部、物流規劃部部長陳眾源說,E-lane3項目融合了新一代密集自動化存儲技術和復雜調度邏輯,僅利用3300平方米的面積,就滿足了17000平方米的存儲需求,實現面積優化80%的顯著效果。

這只是一汽-大眾58個數字化創新轉型項目的縮影。除此之外,一汽-大眾正在積極籌備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長春市新紅旗大街1號是一汽集團總部所在地,大樓裡張貼的“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等鮮明標語,鼓舞著每一個人。這些年,“與時間賽跑”已融入一汽人血液,很多“80后”“90后”被委以重任,挑起大梁。

一汽打破吃“大鍋飯”傳統,近三年研發投入年均增幅8.6%,推行“揭榜挂帥”“任務承包”等方式,讓研發人員有地位、有平台、有待遇,一大批青年研發人員和大國工匠持續涌現,就連前些年流失的部分研發人員也正在回流。

“一汽的舞台,給了我們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汽研發總院試制所首席技能大師楊永修說。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激勵下,他在高端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數控加工等方面累計攻克130多項技術難題。37歲的他,待遇與很多高級經理比肩,獲得央企楷模、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從體制機制創新入手,成為一汽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的重要經驗。

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梁貴友說,三年來,一汽牢記囑托、聚力創新,建立集團科技會議循環機制,明確每三年召開一屆科技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工作會議,為推動阩旗技術戰略發布、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等提供了重要體制機制安排。

——持續迭代發布阩旗技術戰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對於競爭白熱化的全球汽車工業而言,一汽必須以變應變、快速應變。

4月18日,中國一汽第五屆科技大會上,邱現東正式發布了阩旗技術“SIGHT(洞見)531”發展戰略,在安全、智能、綠色、健康、美妙方面做出詳盡的規劃。

其中,安全方面,一汽預計到2026年實現電池箱體抗沖擊能量大於700焦耳,相當於手槍發射子彈動能的1.6倍,實現行業領先。

智能方面,到2026年,一汽將推出主動懸架3.0,主動力提升20%,響應速度提高1倍,實現每行駛1厘米,都能迅速有效地避振調節,為用戶帶來路面“零”沖擊、制動“零”俯仰、轉彎“零”側傾的全場景極致駕乘感受。

綠色方面,一汽最新量產的高效電驅系統最高效率達96%,電驅系統功率密度3.2kW/kg,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將164類1.5萬余套關鍵裝備的數據聯通,打造集產線3D模型和運行狀態於一體的數字孿生工廠,實現了“商品車下線、數字化車上雲”。

健康方面,一汽堅守低氣味、低污染、強降解的技術路線,著力攻克生物基養生材料、多功能納米生態離子材料、顆粒物淨化等16項關鍵技術。到2028年,座艙負氧離子的釋放量達到瀑布級,即空氣中每立方厘米含有3000個負氧離子,相當於國家5A級森林公園空氣質量水平。

美妙方面,紅旗品牌與故宮博物院深度合作,將中國古典建筑美學之韻與前沿科技結合,完美融入紅旗產品設計,打造富有文化內涵的高顏值產品。同時,一汽攜手敦煌研究院持續開展項目合作,最新設計成果將在年內陸續面世。

紅旗品牌聚焦重點技術方向,著力攻克983項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三大技術平台並為之迭代賦能。其中,“紅旗·天工”純電平台HME是紅旗品牌傾力打造的全新模塊化純電平台,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出行“低”能耗、低溫“無”衰減、補能“無”憂慮、駕乘“高”舒適的極致體驗,覆蓋紅旗品牌A級到C+級純電動車型。

“紅旗·鴻鵠”混動平台HMP是紅旗品牌全新模塊化混動平台,兼顧橫置和縱置兩大構型,覆蓋紅旗品牌A級到C+級混動車型,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極低油耗、極優電感、極強動力、極高舒適、極致駕控的超級體驗。

“紅旗·九章”智能平台HIS是以飛刃架構為基礎的智能化、數字化、體驗化技術平台,是實現高水平人工智能賦能移動出行的主要載體,旨在提供技術和體驗領先、服務和成本最優的解決方案。

——構建集團大研發協同創新體系。一汽對研發總院機構進行優化調整,加挂“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管理部”牌子。

一汽研發總院院長王德平說,我們正圍繞集團總部、自主板塊、合資板塊、零部件板塊,促進集團各板塊的研發人才互通、研發能力互補、研發資源共享、創新成果共用和研發生態共建,顯著提升了研發效率、促進知識積累和創新效能的最大化。

——持續優化成果轉化及產業孵化創新機制。一汽積極探索“許可使用、作價入股”轉化渠道,成功轉化科技成果78項,創造效益6000余萬元。

同時,一汽通過“現金激勵、股權激勵”組合模式,實現了團隊項目深度綁定與員工收益放大的有機融合,累計激勵員工近40人。

——外引內培打造汽車人才高地。數據顯示,一汽累計引進各類人才13198人,其中海外人才469人,研發人才三年增長13%。近三年,榮獲省部級及以上人才類榮譽454人次,其中入選國家人才計劃11人。

“一汽已形成點線突破、面體融合的新型創新體系,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央企科技創新模式,最大化發揮各類創新主體效能。”梁貴友說。

開放合作,塑造共贏未來新格局

對一汽而言,科技進步要靠自主創新,但創新也絕不是關起門來搞。一汽積極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科技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聯合與協同,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和新優勢,打造新型產學研創新生態圈。

——申報重大科技專項,奮勇挑戰技術高峰。一汽累計承擔47項國家部委重大專項,包括牽頭承擔科技部、工信部“基於SOA中央控制的智能網聯整車設計開發”“高比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究與平台開發”等多個項目,成功突破一系列技術難題,並取得重大應用成果。

一汽還牽頭承擔了41項省市重大專項,“智能駕駛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等5個項目於2023年成功完成。吉林省舉全省之力支持一汽科技創新工作,打造出央地創新合作的新范式。

——深耕頂層設計,構建全球一體化研發布局。一汽構建了以長春為研發總部、“三國13地”全球化研發布局,新設一汽解放奧地利研發有限公司、一汽南方(深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四家科技公司,有效利用全球優質資源,全面加強在新一代汽車軟件平台、前瞻造型、自動駕駛、先進材料等方面的能力建設。

2023年12月,一汽大灣區研發院在廣東深圳揭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大量技術型企業資源和豐富下游產業鏈供應體系集聚於此。一汽將堅持共建、共創、共享理念,統籌推進電子類、先進材料類等原創技術策源地等重大科技產業平台建設,全力構建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推進自研產品產業化落地。”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雷平說。

業內人士認為,一汽向“南”看,有利於進一步匯聚人才、技術優勢,構筑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深度構建產業創新聯合體,強強聯合著眼未來。一汽大灣區研發院成立當天,由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贛鋒鋰業等27家單位組建的“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在深圳成立,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固態電池研發創新提供支撐。

梁貴友表示,“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將聚集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全面協同攻關,推動實現固態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

面向國家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深度構建產業創新聯合體。面向國家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圍繞新能源整車、全固態電池、未來信息、未來網絡等領域,牽頭組建或積極參與多個產業創新聯合體。

在管理創新方面,今年年初,由一汽聯合阿裡雲通義千問打造的大模型應用GPT-BI率先落地,這是汽車行業的首個大模型BI應用。該應用可接受自然語言查詢,結合企業數據自動生成分析圖表,目前可達到近90%的准確率。

一汽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副總裁、體系數字化部總經理門欣表示,大模型是面對未來生產關系的基石,一汽所有的業務都要用GPT大模型重做一遍。它會帶來更長遠的變革能力,讓企業插上AI的翅膀。

此次科技大會上,一汽還與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簽約技術合作項目。同時,一汽還與億咖通科技、大疆車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誠通簽署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合作協議,分別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打造紅旗智能座艙、紅旗OS和紅旗品牌高端手機等產品,實現合作共贏。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邱現東表示,新質引領,旗創未來。一汽將深入實施“SUCCEED(成事)531”規劃綱要及阩旗技術發展戰略,加快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堅決樹立民族汽車品牌,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持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極致產品和極致服務,加速將中國一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移動出行科技公司,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張建、王曉林)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