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行進中國”調研行

文旅融合夏意濃 釋放夏日消費市場新動力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2024年06月21日09:2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去海濱沙灘上戲水游玩,到茫茫沙漠中領略神秘風光,在城郊山野裡露營野餐……近日,各地文旅市場活力迸發,新場景、新玩法頻頻涌現。隨著各地逐步入夏,不斷豐富的消費供給,不斷涌現的新產品、新業態,正持續激發夏日文旅市場的消費活力。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消費潛力穩步釋放,文旅產業步入穩中向好“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8%,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其中,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有關專家表示,這一數據表明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表現較好,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提供了重要保障。

華燈初上,熱鬧繁華的夜市人聲鼎沸﹔星光點點,流光溢彩的燈光秀如夢似幻﹔晚風輕拂,古韻悠長的古鎮游人如織……入夏以來,持續高溫的天氣讓不少游客愛上“晝伏夜出”,“白天宅、晚上逛”成為今年夏季旅游市場的重要特點。

近日,在甘肅敦煌的鳴沙山上,一場充滿沙漠特色的“萬人星空演唱會”正式啟動,鳴沙山上點點燈光閃爍不停,伴隨著音樂節奏,游客揮舞著熒光棒和手機電筒,滿山星光熠熠、蔚然壯觀﹔燈光秀、無人機秀、沙屏秀輪番上演,月牙泉、駱駝、飛天、九層樓、九色鹿等眾多敦煌元素依次登場,描繪出昔日古絲綢之路時代的場景,讓游客在光影交錯間感受西北的獨特魅力……

從游人如織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到熱鬧非凡的成都“夜游世園會”,再到“一桌難求”的正定小吃夜市……這個夏天,夜間旅游在全國各地“多點開花”,“夜游經濟”為文旅消費市場帶來新活力。旅游平台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以來,全國景區夜間門票銷量環比增長超過1倍,隨著暑假臨近,全國多家博物館、主題樂園、書店也紛紛開啟夜游模式,預計今年夜間消費熱將持續至10月中旬。

“經過多年的努力,夜間旅游已經進入到市場有需求、產業有供給、政策有支持的新階段。”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在市場、產業和政策的多重效應推動下,繁華熱鬧、人間煙火和書卷氣並存的空間成為游客樂於到訪的目的地。夜間旅游不僅僅是讓燈光亮起來,而是要有文化創意、有科技支撐的新場景,深耕人文內容、拓展消費場景和發展多元業態,才能推動夜間旅游經濟的新發展。

除了“晝伏夜出”的夜游經濟,今年夏天,“文化味”滿滿的研學旅游同樣成為了暑期文旅市場的增長熱點之一,多地知名博物館“一票難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文化研學活動成為不少游客的熱門選擇。

在敦煌莫高窟,沉浸式雕塑體驗、彩繪技藝體驗、壁畫書法研習等親子活動備受歡迎,“跟著課本去旅行”成為當地研學團導游的關鍵詞﹔在七彩丹霞,彩色丘陵碎屑岩、紅色砂岩丹霞、冰川、河谷和高山草原等多樣的地質地貌給游客帶來一堂天然的“科學課”,實現零距離觸摸億萬年地球形成的印記﹔在甘肅肅南,六月的祁連山郁郁蔥蔥,千年馬蹄寺、“世外鹿苑”、文殊寺石窟群等成為當地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

“目前,‘教育+旅游’的研學游,已經呈現出深度融合發展的局面。”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表示,下一步,要結合數字領域的文旅融合發展,深度應用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通過線上演播、數字創意、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等形式賦能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王檬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方經綸、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