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
看“民營快遞之鄉”的蝶變

![]() |
無人機在浙江省桐廬縣派送快遞。 |
![]() |
“三通一達”快遞車將桐廬縣鐘山鄉豐收的蜜梨運往全國各地。 |
![]() |
在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中通快遞無人機配送試點,工作人員將快遞交給消費者。 |
![]() |
桐廬縣快遞企業自動分揀線一瞥。 |
桐廬縣位於浙江杭州市區西南方向,這裡山環水繞,風光旖旎,富春江穿城而過。漫步桐廬,“通達大道”“申通大道”“圓通幸福大道”等次第映入眼帘,各類快遞企業的辦公樓坐落於城中。在這裡,“快遞”是繞不過的關鍵詞。
2023年,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圓通速遞和韻達速遞(以下簡稱“三通一達”)4家企業快遞業務量達878億件,佔全國的67%。作為“三通一達”創始人的家鄉,桐廬集聚了300多家快遞物流關聯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下,桐廬的目標不只是“快遞人之鄉”,而是致力於打造“快遞產業之鄉”,讓“桐廬籍”孕育更多“桐廬造”,樹立快遞產業發展新標杆。
日前,本報記者走進桐廬,探尋“中國民營快遞之鄉”的蝶變。
打造快遞物流產業集聚區
驅車從桐廬縣城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開上1個多小時,便到了鐘山鄉子胥村。這個村子還有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快遞村”。村裡一面約20多米長的牆上講述著村庄與快遞產業的故事——30多年前,23歲的聶騰飛帶領村裡年輕人走出大山,騎著自行車,往來運營上海和杭州之間的報關急件直送業務,並創辦了申通快遞。
此后,韻達速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等“桐廬籍”快遞企業相繼創辦。2010年,中國快遞協會授予桐廬“中國民營快遞之鄉”稱號。數據顯示,桐廬現有快遞及關聯企業339家,2023年實現營收385億元,營收規模在全縣規上服務業企業中佔比逾90%。
2020年,“三通一達”總部項目簽約落戶桐廬。2021年,位於富春未來城核心區塊的快遞科技小鎮誕生,力爭打造快遞物流產業集聚區。
在桐廬高鐵站不遠處,就是高樓林立的快遞科技小鎮。中通快運總部是這裡首個整體啟用的總部大樓。步入其間,迎面是一塊數據實時滾動更新的電子屏——中通開發的數字化道路安全運輸效能提升監控系統,它通過陸運、轉運等多項數據的展示、挖掘、分析和預警,為企業科學管理、精准決策提供依據。
2023年,中通快運的業務量達到1133.26萬噸,同比增長20.2%。“未來物流業將依托數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而展開競爭。”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表示。除快運外,中通科技信息研發管理中心、服務質量保障中心、網絡運營管理中心和全網車輛信息化管理中心等4個部門也將落戶桐廬。
“無人機又來送快遞了!”鏡頭轉向桐廬縣富春江鎮蟹坑口村,青龍塢放語空民宿店長王鶴翀的快遞“從天而降”。取出快遞,在中通工作人員操作下,無人機迅速離開地面。
此前,中通快遞已在桐廬開啟了無人機配送快遞試點。“有的村庄在山區,進出不便,到了冬天碰上路面結冰會有危險。”中通快遞無人機運營高級工程師楊俊介紹,用無人機配送快遞,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方便安全。
快遞小鎮的通達大道沿線,還坐落著韻達全球科創中心、申通國際總部、圓通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研發基地等總部項目。
智能可穿戴設備、物流無人機、自動駕駛車……在韻達全球科創中心,前沿裝備的創新設計與研發持續醞釀。韻達旗下桐廬韻鷂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桐廬成立,並在分水鎮一期規劃了4條無人機航線,加速快遞業數字化轉型。
今年5月1日,《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正式施行。杭州全市八城區和桐廬縣城區將作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應用區域。無人配送車,悄然進入日常生活。
從2015年開始,桐廬每兩年都會舉行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為快遞企業探尋發展之道提供平台。“快遞行業將會全面擁抱數字化,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提升快遞服務的效率、質量和安全性,滿足客戶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的需求。”韻達速遞董事長聶騰雲說。
“鏈式”發展,完善產業生態
視覺智能、數據處理、裝備制造……桐廬快遞物流產業鏈上下游迅速發展,一個快遞產業生態圈逐漸形成。
如今,總投資超百億元的環球新材亞太總部及表面性能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落子桐廬﹔三諾電子長三角總部及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約8億元的吉利棱鏡全息項目也將落戶桐廬……“很多大項目選擇落地桐廬,一定程度上也是沖著‘三通一達’來的。”桐廬經信局副局長華涌說,依托快遞物流行業,當地產業生態持續優化。
如何幫助企業以更低價格購買到更優質服務?
完善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強化創新鏈,成為桐廬推動快遞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突破口。在看不見的“雲端”,桐廬搭建的集中採購中心日益活躍。
2020年,桐廬和順豐速運、“三通一達”聯合成立中國快遞物流裝備物資集中採購交易中心,為快遞物流企業與裝備物資供應商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集中議價採購等服務。
在線上,登入集採中心推出的“快採雲”線上交易系統,點開“集採大廳”頁面,就能看到各家快遞物流企業採購信息﹔“拼單採購”模塊匯集各加盟商共同的採購需求,降低採購成本﹔“優品特惠”功能區則提供平台特惠產品與特惠價格,定向推送給各加盟商與企業總部……
作為平台管理方,集採中心可及時有效掌握車輛、車廂、自動分揀設備等具體信息,匯集原材料價格浮動、企業採購意向等多方面內容,幫助桐廬制造業企業進一步獲取訂單、掌握近期採購狀況等。
截至目前,集採中心入駐供應商315家、採購商1731家,交易額超400億元。同時,這裡還設立1億元獎勵基金,鼓勵快遞企業在桐廬採購。
“未來我們將瞄准建立快遞物流業全產業鏈體系,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科創產業和總部經濟,用快遞賦能商業、會展、教育培訓等產業發展壯大。”桐廬經濟開發區科創投公司董事長方新說。
既讓“大象起舞”,也造“螞蟻雄兵”。
“業務范圍由申通拓展至韻達、圓通與中通,訂單量增長1.5倍。”杭州祥龍物流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赟進表示,作為桐廬的一家物流設備企業,集採中心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所需資源,還能以更低價格購買到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實現降本增效。
讓在外“桐廬籍”快遞企業“回家”
在快遞科技小鎮,矗立著一座48層200多米高的大樓。這是即將投入使用的韻達全球科創中心。“沒想到,隻用33天就實現了項目從簽約、供地到基礎開挖的全過程。”韻達全球科創中心負責人黃春林說,項目通過代辦員協助辦理,企業項目備案、簽訂土地成交確認書及土地出讓合同、設計方案報批等環節,方便快捷。
不僅僅是韻達。中通快運總部籌劃搬遷時,桐廬職能部門和平台主動上門溝通,幫助解決子女入學、公共交通、醫療資源等8個方面的實際困難,為順利搬遷夯實基礎。
這是桐廬當地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作為快遞企業‘三通一達’創始人的家鄉,許多民營快遞雖是‘桐廬籍’,卻並非‘桐廬造’。”桐廬民營快遞發展中心主任華良東說,一直以來,桐廬在努力發揮優勢,讓在外“桐廬籍”快遞企業“回家”。
在快遞科技小鎮的快遞物流增值服務中心,寬敞的大廳內設置產業服務、法治服務、集採服務、快遞人家鄉事服務和綜合服務五大專區,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不僅如此,“快遞物流之家”小程序也已上線,下設“桐心卡”、集採平台、聯系家鄉、產業發展、活動預約、綜合服務等六大板塊,不僅可以實現個性化服務,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及時反饋,限時辦結。
鼓勵院校結合特色產業,開設快遞物流產業學院﹔出台專項招商政策,圍繞稅收優惠、裝備採購、費用補貼等方面支持產業發展﹔引進建設一批優質中小學校,實施優質醫療資源的遷建工程……一項項政策出台、一個個平台建立,吸引更多人才來此扎根。近3年,桐廬縣內新引進35周歲以下大學生1.5萬余人,創了新高。
“在優化提升基本政務服務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整合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和市場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范圍更廣、層次更深的產業、政策、人才、金融、科創、法律等集成服務。”桐廬民營快遞發展中心產業發展科科長許晨昊說。
每到鐘山鄉蜜梨成熟的時節,“三通一達”快遞專車便將採摘好的蜜梨運到全國各地﹔在百江鎮,中通快遞、圓通速遞攜手構建冷鏈運輸模式,助力百江蔬菜“走出去”﹔在子胥村,快遞人先后捐資興建道路以及綜合樓、大禮堂和公共食堂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日益完善的公共設施,吸引著“三通一達”在桐廬進行多元投資,造福桑梓。
30多年來,以“三通一達”為代表的中國民營快遞企業早已走向世界。但無論身在何地,偶有聽到的桐廬鄉音,總讓人聯想起“民營快遞之鄉”的精彩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