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交通銀行舉辦“智能向善 開放共治”論壇

2024年07月08日16:0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交通銀行舉辦“智能向善 開放共治”論壇

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向善 開放共治”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本次論壇由交通銀行主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來自政府機構、知名高校、金融機構、研究機構、科技公司等各領域的專家與300余位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科技型企業代表匯聚一堂,通過主旨演講、發布儀式、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共同探討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機遇和挑戰。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葛東波出席論壇並致辭,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斌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王文進業務總監出席論壇發布儀式。

任德奇在致辭中表示,從金融工作實踐中交行深切體會到,人工智能正在不斷激發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新浪潮,在客戶服務、產品創設、流程重塑、風險防控等方面,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務質效和服務體驗。但同時,人工智能與金融的加速融合也帶來技術、安全、倫理等一系列新風險、新挑戰,需要把握機遇、重視安全,扎實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近年來,交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社會各界傾力合作,積極推動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機構的應用。將智能化手段融入金融“五篇大文章”體系建設,洞察客戶需求,實現產品對位,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將人工智能技術嵌入經營管理流程,推動實現人機協同,強化智能輔助,優化重塑業務流程,提升運營管理質效﹔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強化風險管理,增強操作風險防控、內控合規與反洗錢能力。

葛東波在致辭中表示,面向未來,上海將進一步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契機,在經濟質量的變革、效力變革、動力變革過程中不斷探索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之道。要加速賦能金融行業,支持人工智能企業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鼓勵大模型、AI Agent、具身智能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合規應用,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要探索新型治理模式,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參與國際國內治理標准的研討和治理工作。積極推動新技術安全合規應用,引導行業有序發展壯大﹔要堅持完善多方共治,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的協同作用,支持金融機構針對具體應用場景需要,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治理模式。

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中國証監會原主席肖鋼認為,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新領域,既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給世界帶來巨大機遇,又會產生各種風險和復雜挑戰。要加快建設我國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發展與安全並重、促進與規制並行,構建開放、公正、有效的治理體系與機制,促進人工智能技術造福於人類。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認為,當前,人工智能金融領域應用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應用場景快速擴展,有效提升金融機構內部生產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創新了服務模式,提升了服務效率。人工智能發展算法是核心、數據是基礎、算力是驅動。發展的同時要注意技術本身存在算法黑箱、算法歧視、模型缺陷等風險,算力成本投入大、算力資源需進一步統籌等問題以及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質量帶來的挑戰。推動人工智能金融應用要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要切實加強風險監管和基礎支撐建設﹔要加強數據安全和做好消費者保護﹔要注意系統性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握主動,結合實際,要為金融業務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和提升。

錢斌圍繞AI未來發展、金融領域應用和科技倫理治理等主題分享了四方面觀點。第一,AI技術已駛入通用人工智能深海。集約化將成為算力建設新趨勢﹔合成數據將有望成為數據擴充新來源﹔多模態已成為算法躍遷新方向。第二,AI與各領域廣泛融合,展現出極大的創造力。人工智能已自然無縫地與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展現出賦能百行千業創新發展的巨大潛力。第三,運用新質生產力寫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強國建設。要運用人工智能踐行“以人為本”,服務實體經濟,強化風險防控。第四,堅持智能向善,共同推動AI安全可信發展。要堅守正確的科技倫理,加強算力資源整合共享,強化數據供給和數據治理,推動大模型生態建設,積極開展模型治理,完善AI工程化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華夏銀行原行長張健華認為,公共數據佔全社會數據總量的比例較大,需要充分發揮其價值。公共數據開放目前主要有開放平台、授權運營兩種模式,兩種模式分別對普惠性(協調性)發展、專業性(創新性)發展具有更顯著的促進作用。公共數據開放目前還存在數據質量不高、應用場景不多、兩種模式有機結合不夠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分析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並重點介紹工行率先建成的集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范式、安全防控、業務場景、自主生態於一體的企業級千億金融大模型技術體系。呂仲濤指出,金融行業應做深大模型技術支撐能力、做大數據資產建設、做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跨行業聯合創新,加快大模型技術在金融行業的研究和創新應用,加速釋放行業新質生產力,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本次論壇上,交通銀行“交銀e監管”數字化集成服務平台和“人工智能聯合創新成果”正式發布。

交行公司機構業務部副總經理周建明對“交銀e監管”數字化集成服務平台發布內容進行了介紹。他指出,人工智能在資金監管領域為銀行產品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交行充分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進資金監管服務的流程重塑、功能再造和場景升級,通過智能分析資金流向和動態監測外部環境風險,有效打通信息不對稱和資金監管難等痛點、堵點,為用戶提供安全、靈活、精准、高效的全周期資金監管服務,高效助力經濟循環暢通、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交行金融科技部、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劉雷對“人工智能聯合創新成果”發布內容進行了介紹。他指出,交行在人工智能領域前瞻布局、持續投入。2023年7月7日,交行與科大訊飛、華為等頭部科技企業合作,成立了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形成“1個能力整合平台+1套模型治理體系,賦能N個應用場景”的“1+1+N”AI建設框架。通過持續打磨企業級AI能力整合平台,逐步實現對算力、算法、數據、服務、運營的統一管理。搭建千卡異構算力集群,構建出多層次、多能力、多形態的千億級金融大模型。圍繞“降成本、控風險、創價值、優體驗”四個方面打造端到端的AI金融應用場景。

在最后的“大模型在金融業的戰略布局與技術路徑”圓桌論壇中,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恆生電子董事長劉曙峰、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數字金融軍團CEO曹沖、深圳微眾銀行行長助理、首席財務官、董事會秘書王立鵬和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圍繞大模型在金融業的戰略布局與技術路徑話題展開了精彩討論,碰撞出諸多前瞻性的新觀點。

作為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戰略合作伙伴,交行始終堅持科技倫理,堅持守正創新,積極建設可信、安全、公平的人工智能金融應用。未來,交行將進一步聚焦AI前沿技術健康發展,構建可持續的數字金融核心驅動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及風險防范能力,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的牽引作用,賦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責編:董童、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