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智慧水運加快步伐

齊 慧
2024年07月17日08:58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智慧水運加快步伐

7月11日是我國第20個航海日,當天,“2024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全國航海日”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與會專家表示,在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水運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智慧航海、智慧港口、智能制造等實踐探索逐步推進,水運智慧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近年來,水運行業深刻認識“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努力加強港口能力建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我國國際海運量已近全球海運量的三分之一,長江三峽樞紐、西江長洲樞紐和京杭運河等船閘通過量再創新高,重點物資和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水運事業蓬勃發展

“當前,我國海洋經濟實現大幅躍升,港口吞吐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世界級港口群加速形成,航海事業呈現蓬勃生機。”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楊華雄表示。

在運量方面,水路運輸持續較快發展,水路貨運量屢創新高。2023年水路貨運量達到93.7億噸,首次突破90億噸大關。今年1月份至5月份,水路貨運量完成38.6億噸,同比增長7%﹔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3億標箱,同比增長8.8%。從內河來看,長江和西江干線上的三峽船閘和長洲樞紐船閘今年以來合計通過貨物1.7億噸,同比增長13.8%。

在投資方面,水運建設投資保持高位運行。1月份至5月份,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6億元,同比增長7.2%。一批水運重大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平陸運河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35億元,3座大型樞紐均已進入船閘主體施工階段。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項目去年開工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約45億元。長江干線武漢至安慶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今年正式建成投用,實現了萬噸級江海船舶常年直達武漢。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多點發力加快轉型升級。今年以來,新能源、清潔能源繼續加快應用,上海、深圳、寧波舟山港等沿海港口已具備液化天然氣加注能力,上海港洋山港區首次完成國際集裝箱船綠色甲醇加注,我國首艘自主研發建造的可載運700標准箱的江海直達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投入運營。國際干線集裝箱船舶和郵輪靠港已常態化使用岸電,沿海干線樞紐港岸電設施覆蓋率超過90%。

在出行服務方面,水路旅游客運加快發展。交通部門著力打造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全國已有40多個城市開辟了自然景觀、特色文化、沿海觀光游等業務。國際郵輪運輸加速恢復,今年上半年共有23艘郵輪計劃營運206個航次,全國郵輪旅客運輸量預計達到49萬人次,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環比增長近60%,呈現加速增長態勢。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付緒銀介紹,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實施了《關於新時代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家港口樞紐體系、全面攻堅國家高等級航道、打通內河航運堵點卡點、實施內河水運聯通體系工作、高質量構建現代化港口與航道體系等政策措施。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正在以這個意見為抓手,進一步加快水運規劃和建設,推進水運高質量發展。

港口智能改造加速

已建和在建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掌握了設計建造、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全鏈條的關鍵核心技術,總體應用規模和技術水平位於國際前列﹔自動化碼頭建設技術標准走出國門,阿聯酋阿布扎比哈裡發港等自動化碼頭在總平面布置裝卸工藝設備等方面均採用了中國技術標准﹔干散貨碼頭自動化改造加快,秦皇島港、黃驊港、青島港、寧波舟山港、張家港港等實現干散貨作業流程全自動化,生產環節向無人化智能化轉變,港口服務向平台化信息化邁進……

加快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是當前水運發展的重點領域。2023年,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我國將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

付緒銀介紹,目前,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為我國水運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一些領域已經實現從“跟跑”“並跑”到“部分領跑”的重要轉變,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注入強大動能。

在世界集裝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以前配載一艘船需要4個小時,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5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條船的配載工作,大大節約了時間,提升了效率﹔以前需要人工駕駛運輸車輛,現在已經開始規模運用自動駕駛車輛。

各個港口通過大力推進碼頭專業化、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提高了作業效率,港口服務能力大幅提高。“北煤南運”的重要港口黃驊港,通過自主創新,港口實現了全流程的自動化作業和現場的無人化作業,裝船效率顯著提升,輔助作業時間也大幅壓縮,現在船舶平均在港時間縮短了2天左右。船舶運行周轉效率的提高,為航運企業、港口企業降本增效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提升港口自動化水平的過程中,還形成了成套的技術標准體系。制定發布了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自動化煤炭礦石碼頭設計規范等一系列行業技術標准,充分發揮標准的引領作用,帶動和支撐了智慧港口建設發展。

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海船智能航行關鍵技術研究與“智飛”輪示范應用、烏江構皮灘超高水頭組合式多級升船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特等獎﹔強輸沙海岸建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17個項目獲一等獎﹔另有38個項目獲得二等獎、23個項目獲得三等獎……2023年度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涉及多個領域,表明我國水運整體技術水平越來越高。

用科技賦能航海,是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吳春耕表示,要著力深化航運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開展前瞻性研究和科技項目攻關,加快新一代自動化碼頭核心軟硬件自主研發和應用。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手發力,推動形成全產業鏈協同合力。

近日舉辦的2024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港航企業發展論壇上,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咨詢首席專家徐祖遠表示,港航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著航運需求增速進一步放緩、市場競爭壓力增大,世界經濟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等難題,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線,推動水運“新基建”,有序推進水運智慧升級。

技術水平不斷進步,運行方式也越來越科學高效。今年4月,全國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推進會在寧波召開,研究推進鐵水聯運發展,進一步優化運輸結構,推動水運行業高質量發展。

楊華雄表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近年來,交通運輸部一直持續推進鐵水聯運發展。

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重點解決鐵路進港“最后一公裡”問題。“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部會同財政部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了110個鐵水聯運型樞紐,引導鐵路專用線接入港區。目前,全國沿海和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已超過90%,今年還將新增5條重點港口進港鐵路線,建成后港口鐵水聯運網絡將更加完善。

加強標准規則軟聯通方面,交通運輸部印發實施了《鐵水聯運標准化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布了《港口海鐵聯運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要求》《多式聯運貨物分類與代碼》等多項國家和行業標准,鐵水聯運的標准體系不斷健全。多地建立了省級多式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港口和鐵路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實現了數據對接,“一單制”“一箱制”不斷落實。

今年前5個月,全國港口鐵水聯運完成479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7.6%﹔“北煤南運”的煤炭下水全部採取鐵路集港,完成4億噸,充分發揮了水路、鐵路運輸的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的組合效率,有效降低了交通的物流成本,促進了綜合交通運輸的高質量發展。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