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30年,PHA走向產業化

張蓋倫
2024年07月18日08:3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30年,PHA走向產業化

提起PHA,你也許會覺得陌生。

但如果告訴你,PHA已經開始在餐具、食品包裝、3D打印、紡織纖維、醫療器械等諸多領域應用,你就會覺得它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

“PHA即聚羥基脂肪酸酯材料家族,是從細胞裡長出的新材料。它在自然界可完全降解,無毒無害。”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陳國強這樣介紹。

早在30年前,陳國強就認定PHA是未來綠色材料的方向,並義無反顧地走上生物制造PHA的研發之路。“這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一次又一次碰壁,再一次次闖過去。”他說。

解決“染菌”之痛

為了減少石油基塑料使用,避免造成更多的白色污染,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找可降解的替代材料。生物制造,就是公認的替代材料生產路徑之一。

“生物制造,顧名思義,是通過對生物體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獲得性能優良的底盤細胞,再以這些細胞為工廠,制造出人類需要的各類材料。”陳國強告訴記者。

在諸多的生物材料中,PHA具有生物相容性、熱塑性、可降解等優勢。基於此前數年的探索與實踐,1994年,在國外做完博士后研究的陳國強來到清華大學,組建團隊,潛心研究如何實現PHA量產。

“在實驗室,很多問題不容易暴露。而在工廠,規模一放大,問題就都來了。”陳國強發現,首當其沖的難題是“染菌”——在培養微生物細胞過程中,其他菌類微生物會伴隨其一起生長。

一旦微生物細胞“染菌”,整個發酵過程就得從頭再來,損失巨大。而要想防止細胞被感染,就必須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對設備、人員要求苛刻,能耗也高。

“我們嘗試了很多種微生物,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陳國強回憶說,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想到了極端微生物。

極端微生物一般生長在普通微生物很難存活的極端環境中,不會輕易被其他微生物感染。有了它,PHA生產過程可以相對開放,無需採取復雜繁瑣的滅菌操作。

於是,陳國強將目光投向了難以“染菌”的嗜鹽微生物。

很遺憾,團隊成員跑遍多地尋找,均無功而返。直到2006年,在一個緯度低、晝夜溫差大、鹽度比海水還高的鹽湖中取回的土樣中,他們終於分離出了兼具耐鹽和快速生長特性的菌株,這便是嗜鹽菌。

構造“底盤”之基

合適的菌株有了,構造出底盤細胞成為實現生物制造的關鍵。

“底盤細胞在發酵過程中,能夠將葡萄糖、澱粉、植物油等可再生生物質,轉化為PHA。”陳國強打比方說,“它們好比工廠裡的機器,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我們需要的高分子材料。”

要想獲得底盤細胞,就必須對嗜鹽菌基因進行拆卸、組裝。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嗜鹽菌太特殊了,缺乏現成的分子操作工具。

“‘分子手術刀’‘分子縫合針’‘分子運輸車’都是必備工具。”陳國強解釋道,“它們分別負責對微生物基因實施切割、重組、運輸。”

沒有工具,嗜鹽菌猶如一個“黑匣子”,能看,不能用。

質粒載體是常用的“分子運輸車”,負責將重組后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僅這一種工具,就耗費了我們大量精力。”陳國強告訴記者,團隊先后嘗試了數百種現有的質粒,都不成功。

怎麼辦?隻有擴大范圍,尋找新的質粒。經過不懈努力,大家又篩選出具有潛力的兩百多個質粒,一一試驗,終於迎來轉折——有3個能用!

質粒有了,微生物基因改造的“黑匣子”打開了。

在此基礎上,團隊又開發出一系列基因編輯、代謝調控、網絡優化的工具,可以從不同層面來修飾、調控底盤細胞的性能。

開發分子操作工具,研發團隊用了整整十年。“這個過程很痛苦。”陳國強坦言,成功的秘訣是信念與堅持。

終於,底盤細胞被團隊構造了出來。

“接下來是生產驗証,我們又用了七八年時間,先后闖過了發酵工藝提升、細菌形態改造、材料分離提取等難關,跨越了工業放大‘死亡谷’。”團隊成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吳赴清介紹。

踩實“轉化”之路

工業放大攻堅期間,2018年,陳國強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並在“小試”“中試”與規模化生產中得到驗証。

但這並不代表此項技術就能獲得企業的認可。團隊面臨著新的關卡——成果轉化。

“‘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利用無需滅菌的連續發酵體系進行生產,具有開放式、高效率、低能耗和節約水資源等優點,是傳統生物制造技術的2.0升級版本。”吳赴清說,這些顛覆性特點,反而讓傳統發酵企業顧慮重重。

“一直以來,都要嚴格密封、高溫滅菌,你說不用就不用了?”有的企業甚至覺得研發團隊是在“忽悠”。

幾經輾轉,團隊終於找到一家願意嘗試的大型發酵企業。為了打消對方顧慮,發酵測試就在企業現場進行。

200立方發酵罐,第一次測試,成功!

對方工程師懷疑:是不是有“運氣”因素?那就再來一次,還是成功!合作隨之順利達成。

2021年,成果轉化企業——北京微構工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構工場”)成立,產業化步入快車道。

“公司成立后,在市場的牽引下,實驗室科研進展全面提速。”微構工場副總裁歐陽鵬飛說,“以前,菌種9年迭代3代﹔最近幾年,1年就迭代3代﹔今年,有望迭代4到5代。”

迭代讓菌株有了更好性能,讓產業化落地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年產千噸的智能生產示范線在北京順義建成,年產3萬噸的生產基地在湖北宜昌設立……“我們還聯合川寧生物推進醫療級PHA產業應用,在安徽合肥建設‘燈塔工廠’探索各類應用場景。”歐陽鵬飛介紹。

2023年,基於嗜鹽菌的開發利用和“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對業界的貢獻,國際代謝工程學會授予陳國強“國際代謝工程獎”。如今,相關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制造的開放式生產中。

在最近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瞄准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面向未來,陳國強信心滿懷:“我們將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提高PHA產業化水平,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