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能源汽車消費熱度持續攀升 調查數據發出多個提示信號

2024年07月26日16:40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新華社重慶7月26日電(記者 王鬆濤)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與立信數據研究院近日在重慶發布了2024年二季度中國消費者消費意願調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熱度持續走高,消費者對汽車功能的期望呈現出多樣化趨勢。調查數據對汽車業界發出多個提示信號,對我國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具有較強參考性。

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的比重明顯高於燃油類汽車

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3.6%,環比上升5.9個百分點,明顯高於選擇燃油類汽車的消費者比重(36.2%)。

圖表為計劃購車消費者對不同類型汽車的選擇意向(立信數據研究院提供)

圖表為計劃購車消費者對不同類型汽車的選擇意向(立信數據研究院提供)

調查數據顯示,在未來半年內有購車計劃的10.8%的消費者中,選擇“混合動力”汽車的比例達到39.4%,環比上升3.4個百分點﹔選擇“純電動”汽車的比例為14.2%,環比上升2.6個百分點﹔選擇“燃油類”汽車的比例為36.2%,環比下降3.6個百分點﹔而10.2%的消費者表示,尚未確定選擇哪種車型,這一比例環比降低2.4個百分點。

立信數據研究院院長潘建成認為,這些數據表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熱情正在不斷升溫,購車取向決策猶豫不決的消費者所佔比重減少,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10萬-20萬元區間的車型成為消費者首選

在消費者關於購車價格的調查中,超過半數(51.0%)的消費者傾向於選擇“10萬-20萬元”的車型,這一比例環比上升4.4個百分點﹔20.1%的消費者選擇“10萬元以下”車型,環比微降0.8個百分點﹔17.7%的消費者選擇“20萬-30萬元”車型,環比下降2.5個百分點。

圖表為計劃購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立信數據研究院提供)

圖表為計劃購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立信數據研究院提供)

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88.9%)消費者的購車預算集中在30萬元以下。其中,10萬-20萬元區間的車型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分析認為,在當前汽車市場價格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汽車功能的日益多樣化對消費者的購車決策產生顯著影響。消費者擁有更為多樣化的選擇機會,越來越多消費者不僅關注汽車的代步功能,還對駕乘體驗、智能化水平、社交屬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調查數據向汽車業界傳遞出重要信號

潘建成說,這次調查結果向業界傳遞出幾個重要信號:一是汽車消費數據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國汽車產業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消費者呈現出的消費需求,將推動汽車行業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升級,汽車行業面臨著深刻的變革。新能源汽車憑借其環保、節能等優勢,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寵。混合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因其既能滿足長途行駛的需求,又能在城市中實現低能耗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純電動汽車在技術不斷創新的推動下,續航裡程逐漸提高,充電設施也日益完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三是消費者對於汽車功能的需求不再局限於傳統的代步功能,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舒適性和社交性等方面的體驗。在品牌形象方面,消費者更加傾向於選擇具有良好口碑和品牌影響力的汽車品牌。

四是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汽車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實力,競爭不僅僅體現在成本、價格方面,還將體現在駕乘舒適度、智能化應用水平、續航能力等眾多方面。汽車的智能化應用水平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智能互聯功能等科技配置,因其能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駕乘體驗而受到歡迎。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 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黃盛)嫦娥六號實現世界首次月背採樣返回、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運營、深中通道建成開通等一系列中央企業參與的重大工程吸引全球矚目﹔此外,中央企業目前的資產總額達到86.6萬億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4.5%,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達到32%,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萬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央企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科技創新力度空前加大,布局結構持續優化,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有效發揮,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發生了全局性、轉折性重大變化。…
我國兩處自然遺產申遺成功 世界自然遺產總數居全球第一
  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歐陽易佳)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當地時間2024年7月26日,在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我國申報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遺產委員會評審,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15項世界自然遺產、4項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自然遺產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