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銀行“點金” AI賦能 為傳統行業定制智慧“大腦”

2024年08月08日13:56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銀行“點金” AI賦能 為傳統行業定制智慧“大腦”

  當傳統的鋼材生產企業遇到智能AI,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借助華院計算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院計算”)智能連鑄質量預判及切割優化平台,國內某鋼材集團的質量控制系統和板坯切割模型得到大幅優化,鋼材成材率得到提升,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在上海銀行多年來的金融助力下,華院計算逐步構建了以“算法模型”為核心,根據不同行業客戶的服務生命周期,提供不同的大數據和AI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華院計算憑借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年度上海市硬核科技企業TOP 100”等榮譽,並取得發明專利授權72項。

  “特殊期”保駕護航

  上海銀行與華院計算相識於2020年初,以科創普惠貸款為“切口”給予集團統一授信,逐步打開與該公司的合作面。

  雙方推動授信業務合作並非一帆風順。科創型企業研發投入大、產品市場化不成熟、財務情況表現偏弱﹔並因某些原因,企業無法落實擔保手續等情況……上海銀行在嚴格把控貸款資金用途的基礎上,竭盡所能為客戶提供資金使用的便利,以最快速度為客戶量身定制了綜合授信方案,為華院計算及其2家子公司給予數千萬元的集團授信額度﹔同時,上海銀行靜安支行通過公証、律師見証等方式簡化放款流程,打通合作堵點,最終實現授信合作的成功落地。

  2021年開始,華院計算步入快速成長期,認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應用場景擴展到工業制造、社會治理、AIGC與文旅文化領域,業務規模迅速擴張且成長表現獲得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公司已成功吸引了多家國有戰略投資,成功獲批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公司估值從10億元快速上漲至30億元。

  “茁壯期”強勢助力

  在此期間,上海銀行 “量體裁衣”,持續為華院計算打造專屬金融服務。例如攜手市融資擔保中心,落地市北雲立方計算產業基地企業科創貸款,更有針對性地幫助華院計算等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除此之外,在獲悉華院計算進行股權融資及員工股權激勵伊始,上海銀行積極跟進企業需求,搭建員工持股平台、設計交易結構,為公司提供了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助力企業順利股改並推進上市計劃。

  四年多來,上海銀行與華院計算相伴成長、合作關系進一步緊密。從最初的“雪中送炭”到現在的“錦上添花”,上海銀行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了這家科創企業,助其加速產品研發及市場化進程,順利推動華院計算引進戰略股東融資並完成股改。

  華院計算創始人、董事長宣曉華表示,在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與新型工業化戰略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核心引擎。華院計算的算法團隊一直都秉承著"創新驅動、技術引領"的發展理念,並在上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助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譬如法律大模型以及鋼鐵行業大模型等。他還表示,除大模型外,算法團隊正深入研究小樣本學習、多模態機器學習、魯棒學習和知識推理等核心技術,力求在認知智能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希望通過這些成果,為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專精特新”賦能科技創新

  科技型企業具有“輕資產、輕資本、高成長、高風險”的特點。為了適配科技型企業的發展訴求,特別是早期、早中期的科創企業,上海銀行“量體裁衣”,打造“專”“精”“特”“新”科技金融服務。

  組織體系“專”,打造“科技專營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專營團隊”的梯度式專營機構,通過配置專人、專崗、專業的服務團隊,為科技金融業務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產品體系“精”,以“股貸債保”聯動的特色產品,精准服務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評價體系“特”,運用債權融資股性化思維方式,重塑對企業的評價邏輯,從傳統的看過去、到創新的看未來,通過賽道、團隊、技術、市場、估值來評價科創企業的風險和成長性﹔

  生態服務“新”,通過與產業園區、創新載體、高校院所、孵化器、PE/VC、券商資管、保險機構合作,搭建新的生態服務模式,實現“融資+融智”“產業+科技”的賦能式服務。

  截至2024年6月末,上海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過1500億元,過去三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7%。服務科技型企業總量超過18000戶,在上海市發布的“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業TOP100榜單企業”中,服務企業覆蓋近6成。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