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和制度建設,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讓科技成果真正實現創新價值(科技視點·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

本報記者 劉詩瑤
2024年08月26日06: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趙桂蘋(左一)團隊與企業技術人員在查看雛雞品種質量。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供圖

  如何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移轉化?如何保障科研人員在轉化收益分配上享有更大自主權?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牧醫所”)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工作,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和制度建設,探索科企融合發展新模式,多渠道搭建成果轉化平台,2023年成果轉化收入比實施賦權前提高120%。

  通過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實現“科研—轉化—科研”的良性循環

  對於職務科技成果賦權這項改革措施,趙桂蘋很認可。過去的幾年裡,這位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和團隊一起,真真切切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2021年,得知所裡正在緊鑼密鼓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的試點工作,趙桂蘋主動咨詢、果斷申請。很快,在牧醫所支持下,趙桂蘋團隊的“雞抗病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及與雞抗病能力相關的SNP標記”發明專利,被作為職務成果進行賦權,趙桂蘋團隊享有成果所有權的70%,所裡享有30%。

  隨后,這項發明專利於2021年2月被轉讓許可給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新廣農牧有限公司,雙方借助專利開展聯合抗病育種,轉讓費800萬元,一次性以現金形式結付。趙桂蘋團隊選擇作價入股方式,用獲得的70%收益購買了公司約1%的股權。

  趙桂蘋說:“過去,無論是專利轉讓還是專利許可,‘一錘子買賣’的成果轉化方式較多。現在,通過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明晰產權結構,更有利於科研人員和企業開展靈活多樣的深入合作。”

  趙桂蘋進一步解釋,賦權改革,使得團隊這個成果轉化變“先轉化后獎勵”為“先賦權后轉化+股權獎勵+銷售提成”,形成了“技術股+現金股+銷售提成”組合激勵模式,將成果完成人與轉化項目長期收益發展綁定。科研人員成為企業的“合伙人”,團隊成員對成果轉化的潛在收益有了更多期待。這種形式促使科研人員更加主動作為、積極推進科企融合。

  賦權的帶動效應不止於此。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幫助趙桂蘋團隊穩健發展,雞遺傳育種成果頻出,吸引到更多科研經費支持,成果轉化收入一部分用來投入下一項技術的研發,實現“科研—轉化—科研”的良性循環。

  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成為加速成果轉化的重要引擎。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牧醫所作為全國40家試點單位之一開展賦權試點改革。

  牧醫所副所長李俊雅表示,科技成果隻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通過賦權試點改革,將成果完成人與成果綁定,實現成果產權對科研人員的長期激勵,轉化意願更加迫切。

  截至目前,牧醫所已經完成22項職務科技成果的賦權,賦權成果完成人可分配收益大幅增長。

  把成果轉化指標納入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幫助科研人員拓展轉化資源

  在牧醫所,科研成果轉化完成后,科研人員到底能享受多少實惠?

  這筆賬清楚明了。除了轉化本身的收益分配,科研人員還能享受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院級和所級的額外獎勵:成果轉化納入團隊的績效考核﹔成果轉化優秀團隊可獲得牧醫所重大成果轉化獎勵﹔優秀成果轉化項目有機會獲評中國農業科學院院級層面獎勵,優秀個人有機會獲評“轉化英才”﹔成果轉化也成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業績條件……

  合理的獎勵制度激發了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熱情。趙峰是受益者之一。

  作為雞營養代謝與調控團隊首席科學家,他帶領團隊研制出單胃動物仿生消化系統等關鍵設備,實現對飼料原料營養價值快速、精准的工業化評定,助力企業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牧醫所每年度對當年成果轉化到賬收入高的優秀團隊會進行重大成果轉化獎勵。”趙峰說。

  為更好調動全院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積極性,中國農業科學院專門設置了成果轉化獎,涉及穩產保供貢獻、鄉村振興貢獻、科技開發獎及知識產權轉化獎4個類別,對獲獎人員在職稱評審、評獎評優方面進行傾斜,並有相應的資金激勵。獲評院級“轉化英才”的科研人員享受一定的崗位補助支持。

  李俊雅介紹,牧醫所一直堅持“科技成果隻有轉化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不轉化是最大損失”的理念,把成果轉化的評價與考核,納入牧醫所年度考核評價體系,成果轉化收入會作為團隊年度績效考評的一個重要指標。

  “參與獲得院級成果轉化獎前三的科研人員可申報高一級職稱且不佔研究所指標,團隊一位成員就曾憑借成果轉化獎項目,通過職稱評審的‘成果轉化專門通道’,順利評上了研究員。”趙桂蘋介紹。

  除了真金白銀的支持,牧醫所還在轉化對接機構建設、轉化平台資源拓展等方面,助力科研人員“掘金挖寶”。

  近年來,飼用酶工程創新團隊執行首席科學家姚斌院士帶領團隊,加快實現飼用酶相關技術和成果的產業化。其中,“耐熱植酸酶發酵生產技術”賦權成果於2021年轉讓給美國的一家公司,開創了牧醫所首次技術轉讓國外的先例。在所裡的支持指導下,姚斌院士團隊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與武漢新華揚和山東隆科特分別共建飼料用酶聯合實驗室和工業酶聯合實驗室,企業每年提供固定經費用於技術研發和技術轉讓合作。雙方建立了“企業出題+團隊答題攻關”的轉化合作模式,聯合攻克行業關鍵技術難題,打通了成果快速產業化的通道,實現了研究、產業力量優勢互補,加快適應市場的新產品的培育和產業化,提升了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在所裡支持下,趙桂蘋團隊組建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白羽肉雞研究中心。“依托這個創新聯合體,我們開展了更加靈活的對外合作,集中力量聯合國內優勢科研院校和龍頭企業,解決科研單位推廣能力弱、轉化難的問題。”趙桂蘋說。

  建立和完善轉化體系和制度保障,減少科研人員后顧之憂

  是什麼讓科研人員從不敢轉、不會轉到願意轉、主動轉?

  盡管想讓研究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但擔心相關政策有變化、轉化不好被追責等原因,一度束縛了科研人員的手腳。如今,牧醫所通過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轉化體系和制度保障,極大打消了科研人員的顧慮。

  “所裡一直鼓勵大家‘放開手大膽嘗試’。每項有關成果轉化的規章制度都很詳細透明,每個環節有矩可循,這讓我們科研人員感到非常安心。”飼用酶工程創新團隊執行首席羅會穎告訴記者,所裡的成果轉化處會定期組織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相關培訓,當科研人員在填寫合同方面有疑惑時,成果轉化處還會聘請專業法務人員幫助解答。對於某些大額成果轉化項目,成果轉化處專業人員會和科研人員一起參與談判,保障科研人員利益。

  趙峰說:“成果轉化處會給科研人員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包括成果定價建議、轉化合同擬定、風險點控制、法律服務等,極大地簡化了成果轉化程序,減少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在摸索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的實踐中,無論是成果轉化管理人員還是科研人員,逐漸形成了一些經驗共識和轉化心得。

  “好技術一定要走向市場,行業的應用才是好技術的試金石。”趙峰感慨,“倘若團隊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留下的隻能是論文和專利証書,無法對產業的發展產生作用。我們團隊的成果轉化實踐一年能為行業節約上億元的飼料成本,讓大家更加堅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決心和信心。”

  與企業合作多年,趙桂蘋深刻體會到,並非有了專利就能轉化,也不是科研人員轉出了專利企業就一定買賬,急功近利地盲目轉化會導致資源浪費。“作為科研人員,要及時抓住賦權改革等成果轉化機制改革的大好機遇,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做好科研服務,實實在在幫助企業創造價值,才能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6日 19 版)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