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遼寧看高鐵

![]() |
復興號列車疾馳在京沈高鐵上。 |
![]() |
沈陽高鐵基礎設施段作業人員正在對轉轍機進行檢修。 |
![]() |
遼寧朝陽“小東951·鳳鳴朝陽”服務團隊成員幫助旅客使用手機12306APP購票。 |
秋日裡,東北大地一列列“銀龍”行駛在廣袤的白山黑水間,為這幅多彩畫卷增添無限活力。
上午從沈陽出發,中午到北京吃烤鴨,下午逛王府井,晚上回沈陽吃“老四季”。這曾經看似不可能在同一天完成的幾件事,在京沈高鐵開通后成為現實。京沈高鐵在2021年1月全線建成通車后,結束了承德、阜新、朝陽三座城市不通高鐵的歷史。
開通三年來,京沈高鐵加強了遼西地區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互聯互通,為東北地區的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開辟了新通道。鐵路部門在安全、技術、服務等方面不斷優化和升級,從“研學專列”到“賞花專列”,便捷、舒適、極具特色的專列吸引了大量游客,沿線城市的文旅資源得到了更好的開發和利用。以京沈高鐵為主骨架,延展建設的喀左至赤峰、遼寧朝陽至凌海南高速鐵路,帶領朝陽、建平等縣城步入高鐵時代,大大縮短了遼西北地區與全國各大城市的時空距離。
點成線、線成網,一條條新線如騰飛的巨龍,在黑土地上不斷縱橫延伸,為新時代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構筑了堅實的支撐平台與強勁的發展引擎。不斷完善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縮短了時空的距離,讓人們盡享出行的便捷、順暢。
近日,筆者參加國鐵集團宣傳部舉辦的“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遼寧”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遼沈大地,聆聽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奮進故事,感受京沈高鐵對弘揚中華文明、促進文旅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的強勁鋼鐵動力。
依托高鐵做個博物館小鎮
從沈陽乘高鐵出發,經過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就來到位於遼寧省西部的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換乘短途大巴后,筆者走進位於利州工業園區的東蒙博物館。這是由喀左縣北陶實業有限公司興建的民營博物館,文物展品5000多件,設有喀左紫砂非遺文化、民族融合史、紅色文獻、自然科普展廳。
烏春雷是喀左縣東蒙博物館理事長。為了收集各類藏品,幾年來他走南闖北,全國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我出門都是坐高鐵,這些都是我攢下的車票。”烏春雷指著牆上一幅名為“行者無疆”的作品說,這是一幅用車票拼成的中國地圖。“喀左離沈陽和北京都有400多公裡,原來坐大巴需要5個多小時。我們有這麼好的山水和文化,但是外面的研學團隊、旅客不方便來,再優質的文化旅游資源也發揮不了作用。”他感慨地表示,通了高鐵以后,不僅大大提升了出行效率,旅客來訪也更加高效。高鐵迅速縮短了喀左與外界的距離,打破了長久以來的交流壁壘,讓這裡的文化得以被更多的人看見和傳播,極大地激發了地方活力,為喀左的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博物館想通過藏品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展現給世人,把民族團結進步的精神傳承下去,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未來,依托發達的高鐵網線,我們想拓展對外合作,做一個博物館小鎮,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烏春雷說道。
為喀左陳醋打開銷路
經過半小時左右的大巴車程,筆者來到了同樣位於利州工業園區的遼寧塔城陳醋釀造有限公司。這裡是喀左地方一大名品“塔城陳醋”的生產企業,是遼寧省重點扶貧龍頭企業。
戴著工作帽和口罩,筆者走進生產車間。車間的工人正緊鑼密鼓地工作著,一池一池的醋液正在發酵,空氣中彌漫著酸中帶甜的醇香。
“酒香也怕巷子深。”遼寧塔城陳醋釀造有限公司的營銷總監張杰說,“高鐵時代為喀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推力量,現在大家方便來,願意來,喀左陳醋也有了更多銷路。”醋產品有三種主要味道“酸香甜”,山西老陳醋的“酸”,鎮江香醋的“香”,而“甜”就是喀左陳醋了,也叫“中國甜醋”。
“我們地方小,以前交通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去沈陽、北京得從下午六點坐大巴車,到第二天早上四點才能抵達。”張杰向筆者介紹,“有了高鐵以后,去沈陽、北京兩個小時就到了,做業務要方便很多。”高鐵建成以來,這裡的客流量增加了很多,帶動了喀左當地的品牌發展。張杰說,“更多的人來喀左買陳醋,銷售一直穩定增長。”近三年,遼寧塔城陳醋釀造有限公司新增了40個城市的經銷商,銷量穩定在每年環比增長10%以上。
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助力喀左振興發展,與鄉村企業一起在候車室打造了特色農產品展櫃,開設了特色產品銷售專區,為過往的旅客和旅游團體推薦當地特產。展櫃裡共展示產品16種,幫助鄉鎮企業提升產品知名度。
“京哈高鐵開通以后,我們的農產品可以在喀左以及遼寧朝陽、葫蘆島、盤錦等遼寧省50多家高鐵站進行銷售,也成功加入了高鐵沿線城市當地商超和地方特產店。高鐵使我們的農產品知名度更高、走得更遠,大幅度提升了銷量。”喀左縣凌河牧鴨基地遼西特產開發中心的銷售人員介紹。
喀左縣凌河牧鴨基地遼西特產開發中心是一家以原生態無污染鴨蛋為主導的集特產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龍頭企業。“產品銷量已經翻了將近一倍,從高鐵開通前的年銷量7000多萬元,發展到現在最高能到達1.2億元。”喀左縣凌河牧鴨基地遼西特產開發中心總經理王新文說,“未來,我們計劃讓當地農戶全部參與進來,做好產業的供應鏈,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不單做國內市場,也希望走向國際。目前,我們的大凌河鴨蛋和化石鳥牌小米已經在韓國銷售,未來有望向歐洲市場繼續拓展。”
高鐵線上動人的風景線
高鐵站台上,人聲鼎沸。列車緩緩駛入站台,乘客們提著行李箱,臉上洋溢著歸家的喜悅或是對未知旅程的期待。每一趟列車准時啟動,穩定運行,在這片繁忙而有序的場景中,有一群默默無聞卻至關重要的鐵路工作者,他們堅守在台前幕后,用汗水保障著鐵路安全順暢的運行。正是這份不懈的努力與無私的奉獻,確保了鐵路動脈的平穩跳動,讓每一次的出發與到達都平安通暢。他們,是高鐵線上最動人的風景線。
“車上有位孕婦突發疾病,需要在你站下車接受緊急治療。”8月15日11時許,阜新車務段遼寧朝陽站值班員劉興東、客運值班員路剛秀,分別接到了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調度所和G913次列車長的緊急電話。一場緊張的生命接力就此展開,“小東951·鳳鳴朝陽”服務團隊對病人進行緊急救治並護送上救護車,整個救助過程不到20分鐘。
小東站坐落於錦州市黑山縣小東鎮,是中國鐵路高新線上的一個四等中間站,因上個世紀50年代提出了“一點不差,差一點也不行”的小東精神而聞名全國。為了傳承和弘揚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阜新車務段黨委傾力打造了“小東951”服務品牌。在此框架下,遼寧朝陽站成立了“鳳鳴朝陽”服務團隊。他們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堅持五心服務管理理念,為旅客提供檢票區引導、車次查詢、解答問事、規劃行程、“愛心卡”接送站、引導站內便捷換乘及提供旅行常用物品等服務。自團隊創建以來,累計幫扶重點旅客5000余人次,尋找鐵路遺失物品1.7萬件,為300多個出行團體提供便捷進站服務,獲得廣泛好評。
子夜時分,哈大高鐵線上忙碌一天的遼陽站歸於平靜。此刻,站內信號工區班組高鐵巡檢員的夜巡開始了。“這個鎖口又偏差了0.5毫米,需要手工進行及時調整。如果鎖口變化偏大不能及時調整,很容易造成高鐵列車停車故障。”班內負責人肖豐說。
每逢值守,肖豐要帶領全班檢查站內所有信號設備,一個螺絲、一個線頭都不能忽略。白天線路繁忙,屬於信號工區班組的時間隻有夜裡最難熬的4個多小時,從一遍遍調試軌道電路,實驗道岔轉轍機動作轉換,到為道岔涂油,他們要用鷹一般的執著與敏銳,對道岔轉轍機、軌道電路等設備進行檢修、維護,確保高鐵安全、萬無一失。一線職工王鑫自豪地將自己稱為“高鐵上的孤鷹”。雖然作業時,幾乎沒有人能看到他們,但是他們依然願意做翱翔在深夜裡高鐵上空的“孤鷹”,守護好旅客平安回家之路。
不管是旅客視線外的“高鐵孤鷹”,還是車站上細心服務的“鳳鳴朝陽”服務團隊,有了他們,高鐵這一國民經濟大動脈才得以充分展現其強大作用。他們的辛勤付出與不懈努力,讓鐵路網絡如同血脈一般,為國家的繁榮與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