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件突發警情,看“城市大腦”的治理之力
11月9日下午4時32分,安徽池州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正在為記者演練系統運行的池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線員,突然接到報警,一名6歲小女孩與家人走失。一場原定的模擬演練,瞬間轉為實戰。
接線員正在處理警情。(人民網記者王銳攝)
接下來的情節便如同影視畫面。兩位接線員,一位與報警人確認各種信息,一位根據系統提示,通知附近的各個警種趕赴現場。隨即,民警執法記錄儀、道路監控以及增派無人機拍攝的實時畫面,都在大屏上清晰展現,隨時切換。指揮中心發出的指令此起彼伏,前后方配合無縫對接。
接線員正在查看實時監控。(李斌攝)
16點36分,民警找到小女孩並將其帶回至派出所。從接警到處置完成,4分鐘。一場可能的家庭悲劇,消弭於無形。
記者親身見証的這一幕,以頗具戲劇性的方式,直觀地展現了城市治理一張網、一塊屏的威力。
“關鍵是我們能做到‘手眼通天’,天上、地上、手上全視角視頻,為科學研判、及時處置提供了利器。”池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胡璋龍說。
事實上,在這個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全池州市多部門數據和處置能力被匯聚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城市大腦”。城管、防汛、林業、生態環境、文旅等12個部門相關業務都在此實現了快速反應、迅速處置、科學研判。
城市治理數字化是大勢所趨,也是硬性要求。“但如果每個部門都單獨建立一個系統,不僅會導致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也難以形成治理合力。”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吳文舟說。
池州市的做法是破立並舉。一方面整合資金建設統一的綜合型城市運行管理中心,2022年10月,投資2800余萬元的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一期)完成硬件建設。
一方面堅決打通數據壁壘,一家一家談,找到利益結合點,滿足各部門的業務需要,實現了城市管理的數據資源共享。目前,該中心已進駐池州市內12個業務部門,接入監測預警系統28個,匯聚全市934類逾10億條政務數據,月均處理業務1萬余件。
“以視頻監控點位為例。管理中心現在已接入6萬多個視頻監控,當一個部門提出要建立新的視頻監控點位時,就需要確認該點位附近有沒有其他部門布設的監控。”吳文舟說。
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實現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這是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的另一個顯著優勢。
池州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氣”著稱,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6%,擁有九華山、牯牛降、太平湖等1個5A級和17個4A級景區。
然而,如何面對節假日的高峰客流量,提升旅游服務水平成為擺在當地文旅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去年十一假期期間,九華山風景區平均日客流量達3萬人次,高峰日客流量超過4萬人次,部分道路出現長時間擁堵,給旅客出行帶來極大不便。”池州市文旅局旅游發展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馮民飛說。
今年,通過入駐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池州市文旅局實現了對各景區實時游客量、負荷度、增速情況的實時掌握。“當景區負荷度達到50%,監控平台會自動報警,我們會立即通知景區採取相應措施。接入景區和公安部門的實時監控后,我們可以隨時查看重點交通節點的擁堵情況。通過與公安部門聯動,進行及時處置。”馮民飛說。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更多業務系統和前端感知設備接入數字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利用可視化、AI大模型等技術手段,強化城市生命體征監測預警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探索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吳文舟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