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機增動能 服務消費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

2025年伊始,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穿城而過的伊敏河兩岸,各具特色的蒙古包整齊排列,這裡正在舉行“天天冰雪那達慕”活動,游客圍在一起,或走進蒙古包,與牧民一起圍爐煮茶,看民族歌舞、騎射表演……
服務消費是我國居民消費兩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當前,服務消費新引擎作用突出。居民消費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態勢比較明顯,消費形態由商品消費為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在轉變。服務消費也日益成為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方向。
游客在桂林象鼻山景區游玩。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增長6.2%,快於商品銷售的增速。”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文旅消費熱度不減,信息消費方興未艾,出行類、通訊信息服務類零售額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擴大服務消費”。國務院此前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挖掘基礎型消費潛力、激發改善型消費活力、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增強服務消費動能、優化服務消費環境、強化政策保障6方面,提出20項重點任務。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激發服務消費內生動能,挖掘基礎型消費潛力,激發改善型消費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海南省推動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豐富“免稅+有稅”“線上+線下”等消費場景,努力形成“一店一特色”,塑造綜合消費體驗新優勢﹔江蘇省從商業、旅游、健康、研學、展演等5個重點領域著手,全方位多層次拓展夜消費的新場景、新業態﹔貴州省依托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品牌、路邊音樂會和“村超”“村BA”“村馬”民間體育品牌,擴大旅游、文化娛樂、體育消費規模……
人民網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4年度服務消費熱點趨勢觀察報告》顯示,2024年,各地通過優化和擴大服務供給,提升消費體驗,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服務更加多元、場景不斷拓展、多業態跨界融合等趨勢日益凸顯,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服務消費需求。
化身漕運行商,在歷史人物角色扮演者帶領下,全景式漫游運河,體驗不同時期的文化特色……在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裡,游客沉浸式體驗鹽商行銷的歷史故事,在互動中感受運河文化的魅力。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主動應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術、新能源等前沿技術,塑造新型消費未來場景,提供新的消費體驗。”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以創新激發服務消費內生動能,服務消費將會在擴大內需方面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告訴人民網記者,服務消費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需要強化服務意識,擴大市場准入,讓更多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參與進來,將緊供給擴充為鬆供給,為擴大內需,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下一步,我們將打好政策組合拳,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完善重點領域的支持政策,開展‘服務消費季’‘中華美食薈’等服務消費促進活動,推動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豐富服務消費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消費需求。”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