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科技實踐活動應當讓孩子“唱主角”

代小佩
2025年01月26日08:4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實踐活動應當讓孩子“唱主角”

日前,中國科協印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實施辦法(試行)》明確,不再接受15歲以下少年兒童參賽,對弄虛作假、他人過度參與、移花接木等違規問題實行一票否決。該文件發布后,引發媒體關注。

科創大賽收回低齡少年兒童“入場券”,這項改革是有特定背景的。科技類競賽屬於科技實踐活動,參賽選手理應自己上場。但現實中,老師代勞、家長操刀、機構包裝等現象屢有發生,甚至出現不少“神童”:有小學生“發現結直腸癌發生機制”,有中學生科技競賽作品達到碩博士水平,讓人啼笑皆非。

一些常規科技實踐活動也存在類似現象。科技小發明作業,有學生直接網購“套裝”﹔本應孩子參與的實驗課堂,成了老師的“個人秀場”﹔學校布置的養蠶體驗,家長從“友情出演”變成“領銜主演”。這樣的科技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效果大打折扣,還助長了弄虛作假的壞風氣,與活動初心背道而馳。

實踐是認識世界、解鎖未知的一把鑰匙。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小時候喜歡修收音機,錢學森童年時期折的紙飛機總比同伴飛得更高、更遠,熱衷動手實驗讓2024年諾貝爾獎得主約翰·J·霍普菲爾德少年時就感受到科學的樂趣……無論是自然科學類還是工程技術類實踐活動,孩子隻有親身實踐,才能了解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科技實踐活動中,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認認真真觀察一條魚、飼養一條蠶、完成一次實驗,從中體會實踐的快樂、科學的魅力,感受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哪怕過程不順利、結果不完美、作品有瑕疵,家長和老師也不要越俎代庖。給予孩子自主實踐的空間,培養孩子求真務實的品格,對於他們成人成才成事更加可貴。

另外,設計科技實踐活動也應尊重客觀規律,讓活動與孩子的動手能力、認知水平相適應。太過簡單,會消解實踐的意義﹔內容超綱,又影響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好的科技實踐活動,應結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體現知識性、趣味性,讓孩子玩得盡興、學得開心。與此同時,還應完善科技實踐活動評價指標,更多地關注過程,注重現場考察青少年在知識應用、動手實踐、創新思維、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簡單以最終呈現的作品水平論英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探索開展更多符合青少年成長規律的科技實踐活動,搭好平台、建好舞台,讓孩子們在科技實踐活動中真正“唱主角”,在參與中長知識、增才干、強能力。

(責編:孫紅麗、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