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展現自立自強決心(創新談)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研發經費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投入的重要構成,也是衡量其科技實力和發展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保持穩定增長,總量超過3.6萬億元,為扎實推進科技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離不開經費的支撐。研發經費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投入的重要構成,也是衡量其科技實力和發展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發經費穩步增長,從2012年突破1萬億元、2019年突破2萬億元,到2022年突破3萬億元,再到去年超過3.6萬億元。研發經費屢創新高,有效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有力推動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透過持續增長的研發經費,不難看出我國對科技創新的空前重視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堅定決心。一般來說,研發投入強度也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2012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為1.91%。2024年,這一指標增至2.68%。這個投入強度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十二位,已超過歐盟國家2.11%的平均水平,進一步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2.73%的平均水平。
在研發經費的有力支撐下,我國整體科技投入與創新產出形成了良好的正向關系,高水平論文、重大科技成果接連涌現,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位勢迅速提升。
在全社會研發經費中,基礎研究經費實現較快增長,體現出我國夯實基礎、布局長遠的戰略考量。從2012年到2024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從499億元增長到2497億元,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由4.8%提升至6.91%。與之相應,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扎實推進,大科學裝置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蹄疾步穩,高水平團隊逐年增加,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透過持續增長的研發經費,還能看到我國創新體系發生的深刻變化。當前,我國科技創新政策加快完善,多元化經費投入體系逐步構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為研發經費的穩步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財政資金直接支持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帶動全社會研發活動蓬勃開展﹔企業處於市場前沿,對技術信息更為敏感,更善於把握需求趨勢,使得新產品開發和技術迭代加快實現。
當然也要看到,科技投入有很強的循環累積效應,科技創新成效往往取決於長期投入和持續積累,離不開研發經費的長期穩定支持。與此同時,我國研發經費結構不平衡等問題有待解決,比如,目前研發經費仍以試驗發展經費為主,基礎研究投入相對不足、來源單一,企業研發經費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仍然偏低。
面向未來,要鼓勵引導各方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完善多層次、多渠道投入體系,提高研發資金使用效率,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大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0日 19 版)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熱門排行
![微信掃一掃
提供新聞線索](/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5511458538308755.jpg)
提供新聞線索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