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老廠房變身科研基地

磚牆、機器、倉庫、老廠房……近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北京昌平南口鎮昔日生產鋼圈、保溫瓶、平板玻璃的“三大廠”原址,在閑置20余年后,這裡蛻變成清華南口全國重點實驗室基地。
春節前夕,在北京平板玻璃集團公司區域內,更新改造項目一期的兩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及其配套辦公用房、接待展示中心均已交付給清華大學。
“在改造中,我們盡可能保有原老廠的工業元素,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基地建筑加固提升,以滿足重點實驗室科研試驗、辦公、學術交流等各類功能需求。”昌平房地產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小麗介紹,在園區改造過程中,公司加入了很多清華的元素,希望讓科研工作者和師生們仿佛置身海澱的校區一樣,提升他們的親切感。
走進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記者發現深灰明亮的復合翼模塊化飛行汽車樣機吸人眼球,實驗室展板上,對新一代智能網聯公交的介紹令人憧憬。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王建強介紹,這個實驗室總建筑面積2.1萬余平方米,為鞏固我國在智能車輛與綠色交通領域的優勢地位、實現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新能源渦電動力研究成果展台前,一個白色渦輪機部件悄然矗立。“這是涵道風扇高空滅火無人機系統的渦輪推進設備,可突破城市內50米以上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這一世界性難題。”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特種動力團隊孵化的瑋航科技相關負責人李也介紹,“該系統在作業高度、持續噴射液體流量、響應速度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作為城市高層建筑消防的新型高效主戰滅火裝備。該系統的產品級測試預計將於今年2月完成,於3月開展實景演習。”
與其緊鄰的新型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由清華大學電機系、能動系等共同支撐建設,總建筑面積2.1萬余平方米。“這個實驗室將致力於解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與運行中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服務國家建設重大需求,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閔勇說。
高校因城而興,城市因校而盛。記者了解到,昌平區南口鎮未來還將承接10余個清華大學全國重點實驗室。該項目投用后,將成為清華大學有組織科研力量最集中的科研基地,不僅將為曾經的工業重鎮注入“新質”范兒,也將與未來科學城共同構成“三城一區”協同創新發展走廊,搭建起人才培養新平台,打造產業轉化新高地。
“清華南口全國重點實驗室基地將成為清華大學布局的有組織科研力量最集中、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潛力最強的科研基地。”北京昌平區發展改革委主任蔣瑋表示,接下來,昌平區將進一步把科學基因融入城市建設,著力打造“國家科技創新新戰略、人才培養新平台、產業轉化新高地、城市復興新地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