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易佳
2025年03月06日15:34 來源:人民網
“我對該建議的辦理成效非常滿意。”全國人大代表、三峽大學校長黃艷告訴記者,“水利部對我的建議響應迅速,從最初對建議的深入研究,到辦理過程中通過電話等多種方式,與我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告知進展情況,讓我能充分了解建議的推進動態。”
丹江口水庫全貌。水利部供圖
黃艷曾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工作,長達20多年的長江流域綜合治理研究,讓她的每一條建議都帶著“水”的氣息。
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庫區,是保障中線工程受水區1.14億人飲水安全的“生命線”。
“我們發現,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丹江口庫區水質常年可保持在Ⅱ類及以上。但仍然存在水源保護區規劃有待調整、生態補償長效機制亟待建立、管理體制機制跟不上需要等問題。”黃艷說,“關鍵問題是目前缺乏完善有力的法律法規為水質安全保障提供依據,地方立法、區域分割立法等現狀使水源區保護存在標准、力度不一致,庫區清漂責任主體各方理解不統一的問題。”
“作為一個人大代表,肩負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這也是我的職責體現。”2024年,黃艷帶來了《關於加快推進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質保護統一立法的建議》。
同年6月,黃艷收到了來自水利部等相關部委關於建議的答復。答復稱,代表建議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有關水源地保護、水質保護、消落區管理和綠色發展的制度建議在相關立法研究中已經充分考慮。
此后,水利部組織開展2024年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專項執法行動,開展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保護立法前期研究,落實《生態保護補償條例》,開展漢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研究。
同年11月,水利部印發《丹江口水庫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把維護丹江口水庫安全特別是水質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從嚴管控水庫岸線﹔指導‘三省五市’持續深化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保護立法研究,積極推進區域協同立法。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目標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措施協同,協調各方力量,匯聚各方資源,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全力推動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質安全保障工作取得實效。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2024年,水利部共承辦建議提案517件,其中,建議354件,提案163件。對主辦的252件建議提案,溝通671人次,實現溝通率100%、滿意率100%。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利部高度重視代表委員關切,切實把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以推動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在建議提案辦理過程中,水利部全力推動建議提案規范高效辦理,將溝通聯系貫穿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全過程,靈活採用電話、短信、書信、網絡等方式廣泛聯系,積極運用登門拜訪、邀請座談、調研等方式加強當面溝通,充分了解代表委員關切,找准建議提案反映的問題症結,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嚴格落實復文審簽機制,強化精品意識,狠抓復文質量﹔對於往年答復承諾解決事項,緊抓不放、持續用力,努力暢通建議提案落地見效“最后一公裡”﹔對於年度完成辦理答復的建議提案,再跟進再回訪,推動溝通更深入、辦理更有力。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高質高效辦理建議提案,廣泛凝聚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的智慧和力量。
“民有所呼 政有所應”部委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