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董童 方經綸
2025年03月09日10:03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推出“有為正當時”系列訪談,充分展現企業家代表委員履職盡責風採,為促進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力量。
新一輪產業變革浪潮奔涌,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正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重要主題。
“消費是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創新是企業邁向國際舞台的核心驅動力。”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在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中表示,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國內消費提質擴容的雙重機遇,企業需以創新為矛、以協同為盾,在變革中鍛造全球競爭力。
今年兩會期間,賈少謙提交多份建議,聚焦以舊換新提振消費、企業實驗室創新、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及新型儲能產業布局,這些建議基於其深入一線開展的產業調研和基層實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此,賈少謙認為,以舊換新政策是激活消費潛能、撬動產業升級的“關鍵鑰匙”。“以舊換新上連國家政策,下接民生福祉。這一政策不僅提升了產業鏈活躍度,更推動供給端向綠色化、高端化躍遷。”他說。
他以海信實踐為例印証政策成效:2024年第四季度,海信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70%,其中高端綠色智能產品佔比顯著提升。“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倒逼企業加速技術迭代。通過以舊換新,中國制造正從‘性價比優勢’轉向‘高價值體驗’,這是技術立企、創新驅動的必然結果,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底氣”。
當被問及國產品牌如何應對海外市場挑戰時,賈少謙提出“內功決勝論”:“核心技術、自主品牌、本土化運營,是企業出海的三重護城河。”目前,海信通過“全球本土化”戰略,已在海外布局30個研發中心、36個生產基地和64個分支機構,構建起覆蓋全球的“5+1”區域運營體系。
2024年,海信墨西哥電視工廠帶動6家上下游中小企業“組團出海”,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為當地創造逾千個就業崗位。“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唯有‘利他共贏’才能破局。”賈少謙呼吁,政府應加大政策支持,鼓勵頭部企業牽頭搭建合作平台,與中小企業共建出海“航母”,為中國品牌在海外開拓廣闊空間。
面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制度上保障企業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決策、承擔重大科技項目”,賈少謙認為,這標志著我國創新體系從“科研機構主導”轉向“企業深度參與”。“企業作為直面市場競爭的主體,在需求洞察、資源整合、技術迭代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應當成為貫通產學研的‘轉化器’。”
針對當前科技創新瓶頸,他提出雙向發力路徑:企業需錨定“技術立企”戰略,以頭部企業引領重大攻關、中小企業深耕專精特新﹔政府則需完善梯度化扶持政策,例如設立新興產業專項基金,破解中小企業“不敢投”的困境。
此外,在產學研協同層面,賈少謙建議構建“企業實驗室與科研機構互評體系”,將科研成果轉化率、企業需求響應效率等納入評價指標,推動產學研從“鬆散協同”轉向“使命共擔”。
“制度創新是打破壁壘的關鍵。”賈少謙強調,唯有構建“需求牽引研發、市場反哺創新”的閉環生態,才能加速突破“卡脖子”技術,筑牢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核心動能。
對話企業家·“有為正當時”系列報道:
點擊進入欄目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