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列為培育新增長引擎的重要抓手。張興海提出“安全閾值”理論:技術創新必須筑牢安全基線。“智能駕駛,安全問題尤為重要。智能駕駛讓人們更加輕鬆,同時應讓用戶避免安全焦慮。任何情況下,都要把用戶和駕乘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張興海說。
“消費是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創新是企業邁向國際舞台的核心驅動力。”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在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中表示,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國內消費提質擴容的雙重機遇,企業需以創新為矛、以協同為盾,在變革中鍛造全球競爭力。
“我特別關注大學生就業。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另一方面要重點關注人工智能等技術背景下涌現出的新行業、新技術、新職業。”近日,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時表示。作為服務業領域企業家代表,姚勁波始終聚焦民生關切。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議加快推進大灣區人才資格互認。”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敏華控股董事長黃敏利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時表示。人盡其才,百事俱舉。2025年全國兩會,“關於推動香港成為高端人才教育基地”等成為他的關注重點。
“中醫藥的發展,必須走科研創新這條出路,否則中醫藥永遠都是孤芳自賞。而要走好科研創新這條路,就必須保護好知識產權。”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時表示。今年兩會,他重點圍繞鄉村振興、中醫藥產業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提出建議。
“我始終關注兩個領域,一個是人工智能,一個是安全。”近日,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時表示,數字化與智能化雙向奔赴、互相促進,深刻改變著各個行業的發展軌跡。數智安全的重要性亦日益凸顯,成為人工智能穩健前行的關鍵保障。
“國家大力倡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就要求醫藥健康行業的企業家必須跳出‘治病’的傳統思維,一切發展都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僅要勇闖生物藥、基因治療等‘無人區’,也要關注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全國人大代表,揚子江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徐浩宇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兩會特別節目時表示。
“隻有通過全球協作,才能實現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應用普及。”苗偉表示,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企業各方需持續對話、加強國際間合作,共同應對技術標准和數據治理挑戰,從而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融合,助推科技創新成果走向世界、惠及更多人群。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推出“有為正當時”系列訪談,充分展現民營企業家代表委員履職盡責風採,為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列為培育新增長引擎的重要抓手。張興海提出“安全閾值”理論:技術創新必須筑牢安全基線。“智能駕駛讓人們更輕鬆,同時應讓用戶避免安全焦慮。任何情況下,都要把用戶和駕乘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張興海說。
針對當前科技創新瓶頸,賈少謙提出雙向發力路徑:企業需錨定“技術立企”戰略,以頭部企業引領重大攻關、中小企業深耕專精特新﹔政府則需完善梯度化扶持政策,例如設立新興產業專項基金,破解中小企業“不敢投”的困境。
如何用AI澆灌傳統服務業“老樹新枝”?“借助‘數字人面試間’,招聘服務平台大大提升了‘人’‘崗’雙向匹配的效能。”訪談中,姚勁波以58同城在招聘、家政等領域的數字化實踐舉例,提出通過AI實現“效率革命”的可能性舉措。
“香港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國際化的都市氛圍、健全的法律體系以及深厚的教育底蘊,具備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高端人才教育基地的巨大潛力。”在黃敏利看來,奮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不僅讓人才引得來、願意來、留得住,更是促進香港經濟提質增效的有效抓手。
耿福能強調,對中藥秘方、炮制工藝等獨特知識產權,需強化品牌與老字號保護,形成“中國特色保護+國際規則接軌”的立體化機制。此外,在司法實踐中,要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把打擊市場上各種剽竊、損害企業商標商譽行為落到實處細處。
周鴻祎表示,面對人工智能大模型對傳統網絡安全的“降維打擊”,傳統網絡安全手段則顯得“力不從心”。他提出“以模制模”的創新思路,通過打造安全大模型來攻克AI安全新挑戰,並將安全要素深度嵌入人工智能應用全流程。
揚子江藥業在做好企業經營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產業助農、公益行動、教育支持等多維度回報社會,累計向社會捐贈款物超10億元。“作為民族藥企,我們始終堅持將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隻有與國家和時代同頻共振,才能贏在當下,勝在未來。”徐浩宇說。
在出海企業良性競爭方面,苗偉建議,強化出海企業的資質審核和宏觀調控,加強企業行為監管,遏制不正當競爭,從源頭上減少惡性競爭。行業協會應積極牽頭行業巨頭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提升中資企業的國際話語權,促進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良性競爭。